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① 有感情地朗读,体味哲理,培养鉴赏能力。
② 理解象征与比喻的区别。
2.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诗人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能力。
教学重点:目标1、3.
教学难点:形象中的诗情。
教学准备:熟读课文,初步体会形象中蕴含的失意。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什么是诗歌?词典的解释是“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感情。”我认为诗歌最大的特点是表现对美的最求。(举例)这节课我们学习两手国外诗歌,感知这种美。
二、 探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一) 过渡:
俄罗斯文学博大精深,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广泛,大师辈出,谁能说出他们的名字?(托尔斯泰、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马雅可夫斯基、高尔基、莱蒙托夫等)其中有位被认为是俄罗斯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的人,他就是民族诗人、小说家普希金。
(二) 交流资料,了解作者,认识背景:
1.作者普希金:
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民族诗人,小说家,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他
生于莫斯科一个崇尚文学的贵族家庭。成年后不断发表诗歌评击时政,歌颂自由,被视为自由主义的代言人。为此遭到了沙皇政府的多次打击,他对曾被两次流放,也曾身陷囹圄,但他始终不愈地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他的诗具有很高艺术成就和无言的艺术魅力。俄罗斯着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这样赞誉普希金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静,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一样铿锵有力。我们只能从译诗中学习和欣赏他的诗歌,但愿能尽可能地悟出其中之美。
2.写作背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希泊娃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克•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的纪念册上的。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三) 听读感受:
1.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划分结拍。
2. 自由朗读,初步感受诗歌的思想。
(四) 结合体验,研讨探究:
1. 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结合感受最深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验。
【明确:当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时要善于忍耐,一切后回归去,一定要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2. 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的含义?
【明确:假如你因受生活的欺骗二心中忧郁,只要“镇静”,“心儿永远向着未来“,哪将来回想时,反会觉得美好。诗人强调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反对消极悲观。这是一种宝贵的人生财富。】
3. 是个最大的特点是用形象说话,最忌直白说理,而这首诗通篇无任何形象,却以说理取得巨大成功,原因何在?
【明确:诗人以平等的娓娓语气写来,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好似诗人与你交谈;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生情味和哲理意味,从中可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给人以巨大的鼓舞。】
4. 这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多人把它记在笔记本上作为座右铭,你读后喜欢吗?分组讨论。
(五) 迁移积累:
1. 仿句练习
假如生活捉弄了你,
不要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要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背诵抄写全诗。
(六) 拓展提高:
探究性阅读《普希金诗集》,感悟其中思想感情,并做笔记。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