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段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无伯乐则名马不名。为什么说没有伯乐,千里马就不能千里了呢?看看韩愈是如何进一步阐述他的观点的。男生读第二段,找出体现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的句子: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堂堂千里马,怎么会“食不饱,力不足”啊?因为什么?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结果就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反问,把责任归结到食马者不知马。读的时候要读出愤慨的感情。
这段写无伯乐,千里马被埋没(幻灯)
散读
4.最后一段是对上文的总结,齐读。
第一句的句式很有特点,是什么句式?(三个不连用构成排比句)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把不识马者的虚妄无知的嘴脸刻画的入木三分。最后发出感慨。
最后写并非没有千里马,而是“不知马”。
齐读
四、背景介绍
根据文意,你觉得韩愈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篇文章的?
韩愈当时初登仕途,恨不得志,写下此文(幻灯片展示:托物寓意)
五、迁移运用
1、作者认为“伯乐”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说说理由。
2、你觉得千里马和伯乐究竟谁更重要?
3、如果你怀才不遇 你学哪位古人?
A.韩愈 怀才不遇写文学 B.苏秦 悬梁刺股发愤
C.董邵南 另寻高就发展 D.陶渊明归隐田园乐悠悠
六、课堂总结
学生总结收获
七、课外作业
仿照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写一篇小短文。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