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案选粹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教案

http://www.19mini.cn   2011-05-25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活动目标 : 1、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对探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培养学生战胜困难与挫折的勇气和信心;同时掌握一定的探险必备的生存知识和基本技能。 2、通过探险家的故事探

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对探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培养学生战胜困难与挫折的勇气和信心;同时掌握一定的探险必备的生存知识和基本技能。

2、通过“探险家的故事”“探险辩论”“探险招聘”等口语活动,使学生在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学习探险家乐于探究进取、勇于挑战自然与自我表现的精神。

3、通过写作练习,引导学生以“探险活动之我见”为话题,多角度地畅写探险,认识探险,寻找探险的乐趣,培养探险精神,提高语文写作能力。

活动重点:

1、寻找恰当的合作对象,确定小组活动方案,对搜集来的探险资料进行筛选、梳理。指导学生搜集并整理古今中外探险家的典型故事及有关人类探险活动的图片、光盘、录像资料、与探险活动有关的知识。(地理、气象、人文发展等。)

2、在明确每个学生的活动项目和活动内容后,要放手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真正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自己感兴趣的探险活动中积累语言,提高素养,理解探险精神。

活动准备:

1、制定此次小组活动的方案。(活动内容、时间安排表、活动方式)。

2、读关于探险家故事的书,并做好读书笔记,为讲探险家的故事作准备。

活动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想目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奇景吗?想领略大海的无穷魅力吗?想了解神秘而美丽的太空吗?任何时候,人们都在尝试超越这些地平线。未知的大自然,不断的遇到敢于开辟未知领域的人们的较量。陆地、海洋和空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和探险来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吧!

二、走进探险

第一部分:走进探险家,感知探险。

阅读下面有关探险家探险的经历,然后思考下列问题:

※究竟什么是探险?探险有何意义?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第一个真正的科学航海探险家——库克

詹姆斯·库克(Cook,James)(1729-1779),是英国的一位探险家、航海家和制图学家。他由于进行了三次探险航行而闻名于世。通过这些探险考察,他给人类关于大洋——特别是太平洋的地理学知识增添了新的内容。他还在通过改善船员的饮食—来预防长期航行中出现的坏血病方面也有所贡献。(库克第一次探险持续了1000多天,其间只有一人死于坏血病。从1795年起,英国海军的每一个水手开始第天定量服用酸橙汗。)第三次航海旅行的归途中,库克在夏威夷岛停留。一些夏威夷人偷了他船上的一艘小船。当库克离船上岸索要时,他俘虏后被杀死。

★麦哲伦作环球旅行

麦哲伦是葡萄牙富有航海经验的探险家。他坚信大地是圆形的,盼望做一件人类历史上破天荒的壮举--环绕地球航行。1519年9月20日,一支由5条海船、234人组成的远航队从西班牙塞维利亚城的外港出发了麦哲伦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渡过大西洋,绕过南美洲南端,进入太平洋。1521年3月,继续西行来到现在的菲律宾群岛。麦哲伦因干涉部族人纠纷,最后被土著人矛刺斧砍而死。其助手埃里·卡诺带领剩下的两条船逃离了这个群岛。1522年9月6日,埃里·卡诺带领幸存者终于回到西班牙。历时3年的环球航行,以确凿事实证明地球是圆的,有关地方与地圆的争论宣告结束。

★斯文·海定(1865年~1952年)是瑞典探险家,他一生中有30年时光是在中亚细亚和中国进行探险。斯文·海定最重要的一项发现,是1894年~1897年在中国西部塔克拉玛干沙漠探险时得到的。他解开了环绕罗布泊这个咸水湖盆地的位置之谜。1900年,斯文·海定在沙漠中发现了楼兰城遗迹。1905年,他重访西藏后,绘制了第一张详细的西藏地图,并且发现了印度河的发源地。斯文·海定继续旅行,直到60多岁。他撰写了许多本关于自己长途旅行的书。这使他成为20世纪最有名的探险家之一。在探险旅行中,斯文·海定收集了8000多个岩石标本以及古代文明的遗物。这些物品如今保存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斯文·海定基金会。

★中 国 探 险 家--刘雨田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探险家。1942年2月26日生于河南省长葛县,原是新疆乌鲁木齐铁路局机关的一名干部。面对外国人的挑战,1984年5月,他毅然舍弃一切,开始徒步万里长城。经过一年多的艰苦跋涉完成壮举,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徒步万里长城的人。之后,他又徒步丝绸之路、黄土高原、新疆罗布泊,攀登格拉丹冬和昆仑雪山,考察神农架野人、喜马拉雅雪人、绒布冰川,沿喜马拉雅和雅鲁藏布江旅行,试登珠穆朗玛,三次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等中国五大沙漠。至今他已经完成四十三个考察旅行探险项目。足迹遍及祖国大陆的山山水水,港台及世界数百家报刊、杂志、电视台报道了他探险事迹,人称他为“二十世纪世界罕见的旅行家、探险家”。

近十年来,他只身闯大漠,走戈壁,攀山,涉大河,用自己的血水、泪水和汗水为祖国填补了一个又一个的探险空白。

他用自己的双手拍摄了一万多张黑白彩色照片,写下了二百多万字的探险日记,内容涉及政治、历史、地理、文学、哲学、艺术、气功和考古等各种领域,他的几部作品已陆续发表,曾多次获得全国大奖,有的还作为爱国教材选进初中课本。

第二部分:议论探险:

请阅读北大学生遭遇山难的资料:

资料一:北大山鹰折翅西藏希夏邦马峰,是2002年最为令人痛心的消息之一。

8月7日,北京大学山鹰社登山队5名队员在攀登希夏邦马西峰顶峰的过程中,遭遇雪崩,两人遇难,三人失踪。

消息传来,不但北大师生、失事者的亲人和登山界感到痛心,整个社会都普遍为之痛惜。那些年轻而壮美的生命之花凋谢在雪山之巅,让人生出无限的感叹。(西藏希夏邦马峰位于我国西藏境内,海拔8012米。)

资料二:北大校长许智宏:将一如既往支持学生登山事业

中新网北京2002年8月26日消息:北京大学召开追思会,以悼念和追思五位在攀登希夏邦玛峰过程中遭遇雪崩而遇难的北大山鹰社登山队队员。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在会上高度赞扬了山鹰社同学“探索自然,超越自我;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精神。

许智宏还表示,北大山鹰社此次登山活动虽然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而受到巨大的挫折,但他们这种可贵的山鹰精神却不因挫折而舍弃,北大山鹰社将从此次山难中吸取经验,接受教训,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成熟。

他指出,学校将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山鹰社的活动,支持北大学生的登山事业。“此次山难时间对北京大学全体师生是一次极其严峻的考验,北大全体师生将尽一切力量,妥善处理好善后工作,化悲痛为力量,发扬勇攀高峰的精神,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事业继续向前推进。”

资料三:追寻北大山鹰最后足迹四大错误选择导致山鹰折翅

8月12日从拉萨传来一个令全国震惊的噩耗,北大登山队山鹰社的5名队员在世界第十四高峰希夏邦马峰西峰遭遇雪崩。

到19日上午,前线搜救组终于在海拔6700米处找到3具用绳索相连的队员遗体。估计其他两位同学的遗体也在附近,但他们已没有时间继续寻找。因为中午山上的阳光非常强烈,前一段时间这里又连续下了8天多的大雪,积雪深没膝盖,而且坡度比较陡,极易发生雪崩。搜救组在请示了拉萨救援指挥部和前线搜救指挥部后,把3位遇难同学的遗体从雪中挖出来,摘下手表,从背包中取出相机,用手套把3位同学的脸轻轻擦干净,整理好衣服,拍了照,再埋入雪中,做好记号。完成这些工作后,搜救组于12时20分下撤,同时带回部分遇难同学留在三号营地的羽绒服、手表、相机等遗物。

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林礼清(数学系98级)、雷宇(电子系98级,两人刚被保送在北大继续读研究生)、卢臻(力学系2000级)、杨磊(数学系99级)、张兴柏(行政管理系2000级)。原本年轻绚烂的生命之花,为什么会在希夏邦马雪峰悄然凋谢?让我们一起追寻他们最后的足迹——

错误选择之一:雨季登山潜藏危机

北大登山队选择的登山时间是在暑假期间,而希夏邦马峰的气候特征是每年六月初至九月中旬为雨季,强烈的东南季风会造成雨雪频繁、云雾弥漫的恶劣天气,登山时的能见度比较差,更为要命的是由于气温相对高,山上的积雪容易融化松动形成雪崩。应该说春秋两季才比较适合登山。

错误选择之二:反对意见最终妥协

当山鹰社的登山申请提交到负责技术审核的登山协会时,登山中心表示不赞同。首先,希夏邦马主峰虽然在全世界海拔超过8000米的14座山峰中位于最后一位,但在某种意义上,它的攀登难度比珠穆朗玛峰还要大。这次北大登山队提出要攀登的西峰大本营海拔5000米,与顶峰的海拔高差大于珠峰,而且攀登路线更长,地形更为复杂,还要经过冰塔林、雪崩区和不少暗裂缝。此外还有上述季节原因。

虽然登山中心提出反对意见,但由于学校方面、学生家长鉴于山鹰社是北大最成熟的一个学生团体,近年来成功攀登过许多座世界高峰,在强调了安全问题后,已经表示同意,同时西藏登山协会也同意让学生登山,登山中心最终也决定放行。

7月13日,北大山鹰社的15名登山队员向心中的圣峰开拔。

错误选择之三:悭钱不租卫星电话

经验丰富的西藏登山队针对较为恶劣的天气和地势情况,向北大登山队建议聘请高山向导和技术顾问;建议租用一台海事卫星电话,以备急用。一般专业登山队在登山时都会配备海事卫星电话以防不测,而西藏登山队有三部海事卫星电话。海事电话的通话费相当高,一分钟通话就得花上几百元。当时负责人表示租金为50元一天,但鉴于租用对象是学生,只需付基本话费(记者从一名在珠峰使用过卫星电话的登山者口中了解到,海事电话的通话费相当高,分钟通话就得花上几百元)。由于资金原因,队员在经过协商后拒绝了这些建议。最后只从西藏登山队借来了三台步话机,用于短程联系。就这样,一群朝气蓬勃的大学生登山队员,在没有充分的后勤保障条件的情况下踏上了艰难的征程。

错误选择之四:遇雾遇雪冒险上山

7月24日,登山队在山脚下建立了大本营,一直到8月2日,天气状况良好,登山队将登山路线修到海拔6600米,建立了一号营地和二号营地,并且将物资运送完毕。但情况到8月3日发生了变化。

8月3日,天气一直不稳定,降水开始增多,全体队员下撤到大本营休整,队员分成ABC三组,A组由具有国家二级登山运动员称号的林礼清、雷宇、卢臻和另两名队员组成,负责修路和突击顶峰的任务。8月5日,A组建立三号营地(6600米),B组上二号营地。

8月6日,A组往上修路到达6700米,B组早起运输物资至三号营地,他们遇上了因雾推迟出发的A组,B组撤回二号营地,当晚,两个组之间一直保持联系。出事前一天是大雾天气,可见有降雪,大量降雪之后,比较容易发生雪崩,所以,登山有个规矩,新雪后三天不能行军。但北大登山队却选择了继续前进。

A组最后消息:感觉寒冷凶兆冒头

8月7日,上午11点,B组通过步话机与A组联系,得知A组正在6700米以上修路,到达两块大石头的位置。当时,A组的队员表示,身体感觉相当寒冷,这不是个好兆头!(曾经有一名中国新闻图片社的摄影记者,采访登山队随队攀登到6000米的高度,在拍照时突然感觉身体发冷,全队人员马上脱下各自身上的羽绒服,全都披在这名记者身上,但仍无济于事,这名记者最终长眠在雪山上)。此后两组联络中断,到傍晚仍未联系上。

8月8日,B组四人前往三号营地,到达时能见度不好,没有发现脚印,保温瓶里水是冷的,并向上搜索未果,于是在三号营地等候。到晚上8点仍未见A组队员返回,于是再上山寻找,一个半小时后,搜索未果返回。这天夜里,B组在三号营地轮值等待,他们彻夜开灯,期望能给A组的队员引路,但A组一直没有消息。

反思山鹰折翅:冒险须有理性支撑

8月9日,由于与下面营地联络不畅,B组派两个人下山报信,另外两个人上山搜寻。在通往顶峰的路上,大约海拔6700米的位置,发现两名队员的遗体,其中一人大半身被雪崩掩埋,在两块巨石下面,发现有大规模雪崩的痕迹。四处搜索,没有发现其他生还者,估计被崩下的冰雪掩埋。据现场登山队员估计,是新雪后队员向上攀登切断雪层,引发雪崩,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遇难队员即便当时被雪掩埋没有造成突然的遇难,也会被雪弄懵不能冷静求生而导致死亡。

由于登山队没有与外界联系的通讯工具,山上发生的意外事故没有能及时传到拉萨和北京。两名队员辗转于12日晚才赶到拉萨求援。直到12天之后的8月19日,闻讯赶来的搜救队才找到其中三名队员的遗体。

在一个极端的环境里,登山让人发现很多的东西。登山像一根针,深深扎进肉里以后感觉很清晰。没有登过山,不可能理解那种情感。北大登山队的队长刘炎林如是说。

一个循规蹈矩、安于现状的人是绝不会轻易拿生命去冒险的。北大的山鹰,我们为你们骄傲!但冒险精神绝非仅凭“胆魄”就能促成,要有足够的理性去伴随自己的行动。在只能利用暑假而不是选择最合适的登峰季节时,在没有足够的钱租用向导和现代通讯设备时,在面临天气变化时,那一刻,冲动是否战胜了理智的判断?在宝贵的生命面前,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

资料四: 夏令营中的较量

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聚星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

A 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大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底。

在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当年放牧的乌兰察布盟草原,中日两国孩子人人负重20公斤。匆匆向前进着。他们的年龄在11——16岁之间,根据指挥部的要求,至少要步行50公里路,而若按日本人的计划。则应步行100公里!说来也巧,就在中国孩子叫苦不迭之时,他们的背包带子纷纷断落。产品质量差给他们偷懒制造了极好的理由。他们争先恐后地把背包扔进马车里揉揉勒的酸痛的双肩,轻松的又说又笑起来。可惜,有个漂亮女孩背的是军用迷彩包,带子结结实实,使她没有理由把包扔进马车,男孩子背自己的包没劲儿,替女孩背包不但精神换发,还千方百计的让她开心。他们打打闹闹,落在了日本孩子的后面,尽管有男孩子的照顾,这位漂亮女孩刚走几里路就病倒了,卷缩一团瑟瑟发抖,一见医生泪如滚珠。于是她被送回大本营,重新躺在席梦思床上,品尝着内蒙古奶茶的清香。日本孩子也是孩子,也照样生病。矮小的男孩子黑穆雄介肚子痛,脸色苍白,汗珠如豆,中国领队发现后,让他放下包他不放,让他做车他更不肯。他说:“我是来锻炼的,当了逃兵是耻辱,怎么回去向教师和家长交代?我能挺得住,我一定要走到底!"在医生的劝说下,他才在草地上仰面躺下,大口大口的喘息。只过了一会,他又爬起来继续前进了。

B 日本家长乘车走了,只把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孙子;中国家长来了,在艰难路段把孩子拉上车。

下午,风雨交加,草原变得更难走了,踩下去便是一脚泥水。当晚7点队伍抵达目的地——大井梁。孩子们支起了十几顶帐篷,准备就地野炊和宿营。内蒙古的孩子生气了篝火。日本的孩子将黄瓜,香肠,柿子椒混在一起超,又熬了米粥,这就是晚餐了。日本孩子先礼貌的请大人们先吃,紧接着自己狼吞虎咽起来。倒霉的是中国孩子,他们以为会有人把饭送到自己面前,至少也该保证人人有份吧,可那只是童话。于是,有些饿着肚子的中国孩子,向中国领队哭冤叫屈。饭没了,屈有何用?第二天早饭后,为了锻炼寻路本领,探险队伍分成十个小组,从不同方向朝大本营狼宿海前进。在茫茫草原上,根本没有现成的路,他们只能凭着指南针和地图探索前进。如果哪一组孩子迷失了方向,他们将离大队人马越来越远,后果难以预料。出发之前,日本宫崎市议员乡田实先生驱车赶来,看望了两国的孩子。这时,他的孙子已经发高烧一天多,许多人以为他会把孩子接走,谁知,他只鼓励了孙子几句。毫不犹豫的乘车离去。这让人想起了昨天的一件事;当发现道路被洪水冲垮时,某第一位少工委干部马上把自己的孩子叫上车,风驰电掣地冲出艰难地带。中日两位家长对孩子的态度是何等的不同!我们常常抱怨中国的独生子女娇气,缺乏自理能力和吃苦精神,可这板子该打在谁的屁股上?

C 日本孩子的吼声在草原上震荡

经过两天的长途跋涉,中日两国孩子胜利抵达目的地狼宿海。当夏令营宣布闭营时,宫崎市议员乡田实先生做了总结,他特意大声问日本孩子:“草原美不美?”77个日本孩子齐声吼道:“美!”“天空蓝不蓝?”“蓝!”“你们还来不来?”“来!”这几声狂吼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中国人。天哪!这就日本人对后代的教育吗?这就是大和民族精神吗?当日本孩子抬起头时,每个人的眼里都闪动着泪花。在这群日本孩子身后,站着的是他们的家长乃至整个日本社会。据悉,这次由日本福冈民间团体组织孩子到中国探险的活动得到日本各界的广泛支持。政府和新闻机构,企业不仅提供赞助政界要员和企业老板还纷纷送自己的孩子参加探险队。许多教授,工程师,医生,大学生,小学教师自愿参加服务工作。活动的发起者,该团队的创始人河边新一先生与其三位女儿都参加了探险队的工作,他们的夏令营向社会公开招生,每个报名的孩子需交纳折合7000人民币的日元。一句话,日本人愿意花钱送孩子到国外历险受罪。

D 中国孩子的表现在我们心中压上沉甸甸的问号

日本人满面笑容的离开中国,神态很轻松,但留给中国人的思考确实沉重的。刚上路时,日本孩子的背包鼓鼓囊囊,装满了食品和野营用具,而有些中国孩子的背包却几乎失空的,装样子,只背点吃的,才走一半路,有的中国孩子便把水喝光,干粮吃尽,只好靠别人支援,他们的生存意识太差!运输车陷进了泥坑里,许多人都冲上去推车,连当地老乡也来帮忙,可有些少先队“小干部”却站在一边高喊“加油”,当惯了“官儿”,从小就习惯于指挥别人。野炊的时候,凡是有百又胖抄着手啥也不干的,全是中国孩子。中方大人批评他们:“你们不劳而获,好意思吃吗?”可这些中国孩子反应很麻木。在咱们中国的草原上,日本孩子用过的杂物都用塑料袋装好带走。他们发现了百灵鸟蛋,马上用小木棒围起来,提醒大家不要踩。可中国孩子却走一路丢一路东西......

短短的一次夏令营,暴力出中国孩子的许多弱点,这不得不令人反思我们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的问题。第一,同样是少年儿童组织要培养的是什么人?光讲大话空话行吗?每个民族都在培养后代,日本人特别重视生存状态和环境意识,培养孩子的能力和公德,我们呢?望子成龙,可是成什么龙?我们的爱心表现为让孩子免受苦,殊不知过多的呵护可能使他们失去生存能力。日本已经公开说你们这代孩子不是我们的对手!第二,同样是少年儿童组织,还面临一个怎样培养孩子的问题。是布道式的,还是野外磨练式的?敢不敢为此承担一些风险和责任?许多人对探险夏令营赞不绝口,可以让他们承办或让他们送自己的孩子来,却都缩了回去,这说明什么呢?是的,一切关心中国未来命运的人,都值得想一想,这个现实的矛盾说明了什么。

全球在竞争,教育是关键。假如,中国的孩子在世界上不具备竞争力,中国能不落伍?

资料五:体味名言。

1、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的人,不断攀登命运险峰的人。——雨果

2、发现只孕育在永往直前的坚持之中,我想,它与懦夫大概永远无缘。——哥伦布

3、不敢冒险的人既无骡子又无马,过分冒险的人既丢骡子又丢马。——拉伯雷

4、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杰纳勒尔.乔治

5、人生要不是大胆地冒险,便是一无所获。——海伦.凯勒

6、如果你从不接受挑战,就感受不到胜利的刺激。——英国谚语

7、世界是用来探险的,规矩是用来违背的,手洗干净是用来弄脏的。——蔡康永

8、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一不是脚踏实地、艰苦攀登的结果。——钱三强

9、攀登科学高峰,就像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可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和幸福的。——陈景润

10、探险家的荣誉,来自他们创造的世界记录。地球上没人踏足的土地对他们意味着希望、成功。

11、登山界有一句名言: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就在那儿。看似轻松的话语却是人类永攀高峰,永不放弃、直面困难的精神。
12、人类登山史上有无数次雪崩侵吞生命的记录,人们为此痛哭过,也伤心欲绝过,但这并没有阻止一群又一群的人继续着他们的登山运动,追求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

——人民网

13、只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环境,等于只看到书中的某一页,如果走出去看世界,就等于把一本书的内容看完。——“背包族”的感受

思考:

1、 同学们读了上述资料有什么感受? 你认为该不该探险?为什么?

2、 你认为应该如何探险?和冒险有哪些区别?

三、写作训练

1、本次写作任务:

从世界最高峰的珠穆琅玛到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从人迹罕见的大河源头到遍野黄沙的塞外大漠,从古人飞天的梦想到登陆月球的成功,人们因为求知而探险,又因为探险而求知。这条魅力无穷而又荆棘丛生的探险之路啊,有多少人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甚至是宝贵的生命,写下了行行美丽的篇章。请以“探险”为话题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2、[思路引航]:

话题作文的最大特点就是比较自由、开放,给学生营造了一种宽松的作文环境,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展示个性、表达情感。看本道文题要求,两自一不,基本没有什么审题立意等方面的限制与要求。因此,我们的作文构思,尽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尽力挥洒出自己最精彩的一笔。

1、与强者同行,描述我心中的探险家,抒发成功者给予我的影响和启迪。

你是否知道:早在人们都认为我们的居住地是“天圆地方”的时候,就有一位探险家拟订了一个环球航行的计划。这个计划虽然在他自己的祖国里没被采用,却得到了邻国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于是,从1519年到1522年,他们终于完成人类的第一次环球一周的航行。这位探险家就是麦哲伦。今天,我们再读他的故事,是不是依然心情澎湃?当然,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探险家何止麦哲伦一人,徐霞客、马可.波罗……古今中外,不可胜数。那么,让我们搜寻资料,描绘出我们心目中最伟大的探险家,讲一讲他们的故事,写一写他们的经历,颂一颂他们的贡献,还有我们从中获得的教益和启迪。写好了看一看,是一篇多么感人的文章。

2另眼看山,洞彻探险故事的背后细节,打造众人皆无独我有的文章。

稍稍留心新闻媒体,我们发现探险活动已经打破的国籍的界限,越来越多的联合探险活动层出不穷。如中日广西乐业天坑探险、中意广西河池洞穴探险、中美“世界最长的地下暗河”——禹王洞探险、中英广西凤山洞穴探险等等。这些联合探险,不仅是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更是一种综合国力和国民素质的暗中较量。密切关注这些联合探险活动中的点点细节,寻找和发现故事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容,并确定作文内容和准备表明的观点,写成一篇颇有参考价值的议论文。

3、概念放宽,勇敢探险我也能,记叙我的探险历程,甚至造就一篇科幻与传奇。

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像麦哲伦、徐霞客投身探险生涯,亲历各种艰难险阻毕竟尚不现实。因此我们不妨将这个概念理解得宽泛一点:一次对未知世界的勇敢闯入、一次有惊无险的亲身经历,都可以属于探险。即使我们所闯入的世界对于成人来说已经是视为寻常,但那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仍具有挑战性和探险性。以此为素材,写一篇叙述“我”的探险历程的记叙文,必定新奇独特。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充分放飞想象的思维,写成幻想或者童话故事,如《小鸭历险记》、《初探神秘岛》、《飞临月球》等。

附材料:为什么北极只有北极熊而南极只有企鹅?

北极有北极熊,南极有企鹅,但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难倒了许多科学家,那就是,虽然北极和南极的气候和环境极为相似,但为什么北极只有北极熊没有企鹅,而南极却只有企鹅没有北极熊呢?一些科学家根据板块漂移理论推论,认为北极熊和企鹅原本生活在同一大陆,后来由于板块漂移,它们分属不同板块,越漂越远,直到现在一个北极,一个南极,遥遥相望。这种解释因为缺乏证据而不足以服众,而这个悬念一旦揭开,对生物演变、地球演变都将有不一般的意义。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