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案选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说课

http://www.19mini.cn   2009-11-17 来源:未知 作者:寒雪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说教材】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三周年之际,属于鲁迅的后期杂文。这篇杂文针对当时抗日前途悲观失望的论调提出义正辞严的批判,既猛
二、介绍时代背景及驳论文的有关知识

  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1、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当时资产阶级《大公报》发表社论,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针对这一观点,鲁迅先生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

  2、议论文从论证方式上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批驳论点,即先举出对方荒谬的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加以批驳,揭示谎言同事实、荒谬与真理之间的矛盾;二是通过批驳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是支撑论点的,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站不住脚了;三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述一个问题,论点和论据之间必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否则论点就站不住脚,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就是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无内在逻辑关系,即所持论据证明不了论点,其论点不能由论据推出。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是第一次接触驳论文,所以有关知识老师一定要讲清楚、透彻才能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分析课文。)
 

三、检查预习

  疏通字词:

  读一读,并挑选较难写的字写一写:
    玄(xuán)虚 慨(kǎi)叹 诬蔑(wūmiè) 诓(kuāng)骗
         
  省(xǐng)悟 搽(chá) 渺(miǎo)茫 脊梁(jǐ )
         
  怀古伤今 自欺欺人 为民请命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