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案选粹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2

http://www.19mini.cn   2009-04-21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教学目标 1.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2.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特点。 3.熟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的内容。 2.熟读并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了解这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教师导学
这是一首赠答诗。刘禹锡谪迁二十三年(实则二十二年)后,应召回京。途经扬州,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白居易在席上吟诗,对刘禹锡的遭遇表示同情,刘禹锡因写此诗回赠。
朗读
阅读理解
要求学生参照注释,解释诗歌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思考并提示: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交代: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心情:痛苦而又孤寂。
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特点:用典。现状: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昔对比,恍如隔世。心情: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不胜感慨。
3.颈联写的是什么的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原意是表达对现实的愤懑:“沉舟”与“病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与“万木春”则比喻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但这两句诗在客观上饱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充满了哲理,或可理解为诗人心胸豁达。
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回应题目,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表现诗人虽遇挫折而意志不衰,积极乐观的思想境界。
(教师要帮助学生揣摩诗人的内心感受,从总体上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不要变成诗歌翻译)


《赤壁》
教师导学
这是一首咏史诗。杜牧好谈兵论战,虽有经世之心,却无用武之地。在这首诗歌中,诗人见解独到,不以成败论英雄,把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胜利归于东风,把周瑜的成功归为偶然机遇。观点不同于史家的评论,其用意恐怕在于借史事,吐露心中的抑郁不平。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