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①十则
本课有的谈求知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语言简练,含义深远。学习时要熟读,深思,牢记。
子②曰:“学而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⑥乎?”(《学而》)
曾子⑦曰:“吾⑧日⑨三省⑩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①乎?传②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③,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④,思而不学则殆⑤。”(《为政》)
子曰:“由①,诲女②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③。”(《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④,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⑤,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⑥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
①[《论(lún)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②[子]先生,指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Zōuyí)(现在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③[时习] 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④ [说(yù)] “悦”的古字,愉快。
⑤ [愠(yùn)]生气,发怒。
⑥ [君子] 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⑦ [曾子] 即曾参(前505—前436),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孔子的学生。
⑧ [吾] 人称代词,我。
⑨ [日] 每天。
⑩ [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
① [信] 真诚,诚实。
② [传(chuán)]老师传授的知识。
③ [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④ [罔]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⑤ [殆] 疑惑,有害。
① [由] 指孔子的学生仲由(前542—前480),姓仲,名由,字子路。春秋时期鲁国卞(现在山东泗水)人。
② [女] 同“汝”,人称代词,你。
③ [是知也] 这是聪明的。是,此、这。知,通“智”。
④ [见贤思齐焉] 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一样。齐,相同。
⑤ [弘毅] 强毅。
⑥ [凋] 凋谢。
⑦ [其恕乎]大概就是“恕”了。其,大概、也许。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研讨与练习
一 看注释,查工具书,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温故而知新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士不可以不弘毅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经有过不同看法。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全班讨论: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 背诵全文,并把文中成语、格言和警句摘抄在笔记本上。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