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语,历史悠久,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人们难免望文生义,生吞活剥,结果,弄得这些词汇大大背离了原始意义,甚至驴唇不对马嘴,乃至出现成群结队的“拦路典故”、“傻瓜成语”。
这里有48个最容易用错的“拦路成语”,不知道亲爱的读者朋友,你都用对了吗?
1. 万人空巷
【解释】: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示例】:喜讯传来,首都万人空巷,人们兴高采烈走上街头,在广场举行庆祝游行。【误用】:常被误用作街巷空空无人之意。
2. 登堂入室
【解释】: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水平,也作“升堂入室”。【示例】:努力钻研,终会有登堂入室的一天。【误用】:常被误用为“进入屋子”。
3. 望其项背
【解释】: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示例】:面对五四时期的伟大作家,现在的很多所谓的作家,实难望其项背。【误用】:常被误认为是“赶不上”。
4. 目无全牛
【解释】: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形容技艺已达到非常纯熟的地步。【示例】:对待工作要精益求精,达到得心应手、目无全牛的程度才是精英。【误用】:常被误用为没有全局观念。
5. 七月流火
【解释】:火,星名,指大火星,即心宿。出自《诗·豳风·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指农历七月,大火星西行,天气转凉。【示例】:七月流火,夏去秋来,寒天将至。【误用】:常被理解为七月骄阳似火。
6. 罪不容诛
【解释】: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示例】:此人犯罪手段十分残忍、情节非常恶劣,社会危害极大,罪不容诛。【误用】:常被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7. 首当其冲
【解释】: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示例】:平原的游击根据地将首当其冲。【误用】:常被误用替代“首先”。
8. 危言危行
【解释】:危:正直。指的是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示例】:《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误用】:常被误认为是“害怕发表言论,不敢说话”或“危险的言论和行为”。
9. 不刊之论
【解释】:刊,古代指消除刻错的字;不刊意为不可更改。比喻不能修改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示例】:这些经典著作,内容深刻,都是不刊之论,应该好好阅读。【误用】:常被误认为是“不能刊登的言论”。
10. 明日黄花
【解释】: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示例】:如果外界信息来源只有报纸、收音机,当他们断断续续地传到人们耳朵里时,早已是明日黄花了。【误用】:常被误写作“昨日黄花”。
11. 无所不为
【解释】:没有不干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做。【示例】:他依仗官高权大,目中无人,无所不为。【误用】:常被误指为能力强,没有什么不能做的。
12. 炙手可热
【解释】:比喻权势大,气焰盛,(多指权贵气势盛)使人不敢接近。【示例】:在刘志军炙手可热地时候,一些问题大家都不敢开口。【误用】:现常被误用为某样事物很红或很抢手,非常流行受追捧。
13. 差强人意
【解释】:差,程度副词,勉强。大体上使人满意。【示例】:那几幅画都不怎么样,只有这一幅梅花图还差强人意。【误用】:经常被误用为不能使人满意。
14. 不足为训
【解释】:足:够得上;训:法则,典范。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示例】:过于夸大的道义规范会导致空虚迂腐的行为,这些不足为训。【误用】:常被误用为“不足以成为教训”。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