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中事例的概括
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
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1、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你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2、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①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
②翻译句子法,适用于文言文语段;
③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
④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一、阅读前,凝神静虑
凝神静虑,即:止、定、静、安、虑、得(大学)。阅读前一定要静下心来,心安下来,心住下来,才能虑,而后才能得。
做阅读理解前,可以做深呼吸,甚至可以闭上眼睛,或趴在桌子上,使自己静下来。
切记:不能一上来就开始读文章。如果这样,这篇阅读理解十有八九失分厉害。
所谓粗心,并不是心粗,而是方法不当,不知止、定、静、安、虑、得
二、从原文中找答案
做阅读理解是理解别人不是展示自己。
如果你的回答,还有蒙的迹象,说明你没有读透原文,没有熟悉原文。答案,都在原文中。只不过换个马甲而已。
只要多读几遍,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揣摩,去理解,就会找到答案。
三、学会完整的回答
回答问题时,不要只答要点。哪怕是十个字,几十个字,一百个字,都要将它们看成是一篇小文,完整回答。
最忌讳自己的主观,就是我认为……我觉得……虽然问题总是这么问,你觉得……问你觉得,你也不能觉得,因为标准答案不是你做的。
比如:“老师,张三午饭哪里吃?”
在考试中,不能答:家里。
而要回答:张三中午饭在家里吃。
只回答要点,是阅读理解中最最要命的方法,一定要从现在就纠正。
比如:张三妈,您通常都是早上给张三做早餐吧?
回答:嗯,或是的。
只回答这个要点,是错的。应该完整回答:是的,我通常是早上在家给张三做早餐。
说话要完整,这一点很重要,虽然啰嗦,虽然谁都看明白了,但也要把一句话的头身脚,也就是主谓宾说全。
千字文里有:笺牒简要,顾答审详。
“顾答审详”:写的东西,要考虑看的人,要换位思考,让读者容易看懂。
既要简单,又要周详,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简单有可能不周详,周详有可能不简单,所以要换位思考,要看对方的理解力,尽可能取最大公倍数。
总结
一句话里,把“主谓宾”完整,
一段文字里,把“帽衣鞋”完整,
一篇文章里,把“头身脚”完整。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