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频道 > 学法指导

古诗词意象归纳大全

http://www.19mini.cn   2015-02-2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用来兴寄思想感情的人、物、景、事等。诗词中有些艺术形象在被成功地使用过一次以后,后来的诗人反复运用,并逐渐约定俗成,使这些形象被固定在一个或几个特定意义上。意象,对于诗人抒发感情,有着独特的作用。懂得意象的知识,当然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及诗人的感情,因此,对一些常见意象,需要多做一些积累与识记的功夫。

(4)合

例1:“十载相逢酒一卮,故人才见便开颜。”(欧阳修《浣溪沙》)。

例2:“新丰主人新酒熟,旧客还归旧堂宿”( 储光羲),

例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相聚总是一种欢乐,人生喜相逢。酒在这时充分展现了相聚的心境。

(5)喜

例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兵收河南河北》)。

例2:“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李白),这是盛唐的美酒,酒香浓烈,洋溢着唐帝国雄健开朗、自信乐观的民族豪情。

(6)乐

例1:“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怀。”(杜甫《客至》)。例2:“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

人宿置酒》)。闲暇无事与朋友对饮,其乐也融融。

(7)哀

例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以酒御寒,而酒敌不过寒,借酒消愁,酒又不能解愁。此时的菊花满地堆积,虽言其盛,却已憔悴凋零,它隐含着生命将逝的悲哀。这种悲哀来自于作者所经历的国破、家忘、夫死、独守的苦难的人生经历,表达了一种饱经忧患的绝望之情。

(8)愁

例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后,赵一度“负笈远游”,重九饮酒赏菊,本是诗人雅兴。如今,美酒无人共饮,好菊只能独赏。不言其愁,但愁在其中,但这只是一种淡淡的忧伤,虽然,“人比黄花瘦”,但却是既有对菊花的赏识,也有孤芳自赏的味道。因为她与丈夫的离别只是暂时的缺憾。

例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例3:“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例4:“欲持一飘酒,远慰风雨夕。”(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例5:“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酒,或清冽,或温醇,到了诗中,都能把诗人的感情进行发酵,使喜愈喜,悲愈悲,愁愈愁,读起来自然“酒不醉人人自醉了”。诗中有酒,酒中有诗。作者醉酒,诵者醉诗。郁郁酒香溢满浓浓诗意,穿越时空,纵扬千古。

2船:

⊙漂泊、自由

舟乘载了五味人生,尽显众生百态,舟中的无奈几乎就是世上风风雨雨的一个缩影;舟是人生不称意的仕子遨游江湖,远离喧嚣红尘的最终寄托;同时,舟也给诗人带来成功到达彼岸的希望。逆水行舟的劳累与艰辛,顺流而下的轻松与自由,徜徉水面的宁静与空灵,都给人一种启示和愉悦。因此舟也沉淀为一种美学意象——客帆远水,秋月钓船,孤篷落日,野渡舟横等以舟为中心的审美意象,历来都是古典诗歌艺术中的典型象征。在千百年的反复歌吟中,舟成为一种特殊意义的诗学语词。本文主要通过对唐诗舟意象的分析,从中折射出唐诗人的百态人生。

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飞蓬、孤雁等,“船”则是表现这种情感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风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杜甫诗中的“船”意象出现得极为频繁,表现漂泊之感也非常强烈: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漂漂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与“漂泊”之感相对,中国古典诗歌中“船”意象的另一典型内涵是“自由”。这种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庄子,他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他的思想虽然消极,但是对中国文人来说,“泛不系之舟”,却成为颇具吸引力的人生理想:

(1)舟的漂泊意象

“出现在诗词中的意象,首先必须是具体的物象,其次必须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意”②。舟如浮萍一样,都是水上漂浮之物,行驶在茫茫的水面上,舟无所依持,行止无根这种特性正如那飘泊天涯的诗人,因此,诗人往往将自己人生情感以及在行舟中的感受融入舟中,于是舟便成了漂泊不定的象征了。在唐诗人中,无论是求仕,还是漫游,漂泊他乡始终都是诗人的一个心病。如尽管李白生性豪迈,曾高吟“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作》,但对于一生漂泊诗人来说,思乡之情、漂泊之感自是他多彩人生的一种况味。

例1:“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青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秋浦歌之二》)

李白一生主要时间都在漫游,作者漂泊四方,不知何时才能回到故乡,很多时候陪伴诗人的只有一叶孤舟,试问,诗人怎能不潸然泪下呢?可见,漂泊的彻骨之痛始终是作者的一块心病。作者的刻骨铭心思乡之情,沉痛的漂泊之感,一句“雨泪下孤舟”便表达的一览无疑。作者在舟中漂泊天涯,命运与舟一般。

例2:“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常如不系舟。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寄崔侍御》)

诗人的命运如不系之舟一样,孤独无所寄托,漂泊天涯,伤感之情久久回溯于诗人的心头。因此,舟在李白的笔下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渡水的工具,而是凝结了诗人漂泊天涯的辛酸和刻骨的思乡之情的生命之舟了。

而对唐朝另一个诗歌神话——杜甫来说。“在他一生的飘泊生涯中,舟对于他同样是悲凉的,堪与屈原同调了。”

例3:“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代宗永泰元年(765年)正月,杜甫辞去严武暮府职务,四月严武卒,杜甫于五月带领全家离开成都,乘舟南下,在途中写下这首诗。此时作者伤老年多病,辞官飘零,孤独无助,犹如黑夜的孤舟。

例4:在风浪险恶的江湖,在孤苦自伤的漂泊中,杜甫留下了哀伤古今的思乡诗句“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杜甫在异乡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半时间几乎以舟为家。

例5:“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登岳阳楼》)

诗人年老多病,亲朋零落,只身飘泊,身系一舟。诗人感时伤怀,感叹陪伴自己的只是一片孤舟,最后亦客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诗人通过孤舟间接地向读者传递、倾诉诗人在漂泊状态中的心灵遭际与生命感悟。在孤舟上,逝世前作36韵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

例6:“扁舟泊云岛,倚悼念乡国” 白居易父亲早逝,不得不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天涯漂泊。诗人站在舟上,望着故乡的方向,淡淡的忧伤与秋江的暮色浑为一体,令人感到作者漂泊异乡的惆怅和孤独。

唐诗人现实的遭遇与舟的特性联系在一起,于是舟变成了漂泊的生命之舟。

例7:“暮行河堤上,四顾不见人。衰草际黄云,感叹愁我神。夜归孤舟卧,展转空及晨。谋计竟何就,嗟嗟世与身。”(韩愈《暮行河堤上》)

例8:“霜月明明雪复残,孤舟夜泊使君滩。一声钟出远山里,暗想雪窗僧起寒。”(刘言史《冬日峡中旅泊》)

例9:“少年离本国,今去已成翁。客梦孤舟里,乡山积水东。鳌沈崩巨岸,龙斗出遥空。学得中华语,将归谁与同。”(顾非熊《送朴处士归新罗》 )

例10:“北风吹楚树,此地独先秋。何事屈原恨,不随湘水流。凉天生片月,竟夕伴孤舟。一作南行客,无成空白头。”(于武陵《夜泊湘江》)

例11:“陶潜政事千杯酒,张翰生涯一叶舟。” (韦庄《江边吟》)

在无常的世事前,舟陪着孤独的人,就这样的飘流。伴随着诗人的四处飘荡、漫游,行使过多少急流,多少险滩,避过了多少礁石、多少漩涡,而此时的舟已经不再是一个积极的朝着一个明确目的地进发,而是在江上孤独徘徊,彷徨,远离故地的诗人漂泊形象。一方舟留下了多少辛酸的泪水,留下了多少无奈,舟也成为诗人漂泊不定的象征。诗人的飘泊之感,乡思之情全都倾注在舟中。在唐代多少诗人或忙于生计或逃难之中,而不得不浪迹天涯,与舟船为伴,舟如其人。在茫茫的江水与阴云之间,只有一只孤舟在跋涉,在飘荡,显得那么那样孤单、渺小、无助。正是如此,诗人借助舟这一意象来抒发自己风雨飘摇中流浪江海的悲凉心境。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