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语文不用学。
说这话有两种人。一种是妄人,他们的语文并没有学好。你让他读文章,基本不会。你让他写文章,狗屁不通。另一种是天才,这种人我从没有见过,不知道他们的语文能力是从哪里来的。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现有的一点儿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全是靠学来的。
我进初中时,数学全校第一名。初中毕业时,考了三次,一次是毕业考试,一次是升学预考,一次是升学正考,我的语文都是全校第一名,数学反而掉到第二名了。
我并不是说,我初中时语文已经学好了。现在想来,我那时学语文,还没有入门。
学无止境。阴差阳错,我今天做了语文教师,但我更加觉得语文没有学好。所以,我只能谈怎样学语文,不能谈怎样学好语文。后一个问题,我相信同学们总有一天能够回答。
学语文要多读多写。大家都这么说,这自然是对的。我这里想强调,读要边读边用,写要敢于表现。
我初中时候,除课本外,基本上无书可读。小学老师订了《儿童时代》《少年报》,托我放学带回去。对不起,这些东西总是会在我的手头逗留一两天。在这一两天里,我会挤时间读完它们,看上好的句段,我就抄在语文课本的“田边地脚”。写作文,我把这些好句好段,想方设法塞进自己的文章里。一回生,二回熟,不少好的语言慢慢就变成我自己的话了。语文老师觉得我的作文语言不错,经常在班上朗读,有时还推荐给其他班朗读。就这样,一个读书并不多的孩子,居然也爱上了作文。
同学写得好的作文,我也像宝贝似的拿来学习。我的一位学兄,写了一篇《暑假见闻》,老师把它贴在教室墙壁上。我太爱了,实在想不到暑假生活还可以这样写。于是,我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逐段背下了这篇作文。这篇作文教会了我写记叙文的很多东西,比老师讲的道理都管用。还有一位同姓学姐,写的是《集市见闻》,开头一句用了拟人手法,老师读一遍我就记住了。十多年后,我把这个开头朗诵给我的这位学姐听,她惊讶极了,说自己早把这篇作文全忘了。
直到今天,我写文章,还习惯从脑子里搜索可以借鉴的范文。读与写,就是学与用的关系。我常常告诉我的学生,写作文,心中一定要有自己喜欢的范文。我们不是作家,还谈不上创作,所以需要好的范例。即使是大作家,我们也可以从他的作品中找到他学习前人名篇的线索。
过去说上学就叫“读书”,可见读书很重要。边读边用,读也是用。古人说,文史不分家,历史、政治,它们是语文的近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这些学科的教材,都是很好的科技说明文。大家要养成多读教材的习惯。读教材,是自学,也是用语文。一些同学的其他学科学不好,病根或许就在语文没有学好。
喜欢读书的人,大多喜欢写作。学好写作,关键在爱表现,敢表现。写作中的表现,主要是分享自己的思想,展示自己才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表现自己的需要。
我小学时,正值文革末期,那时流行毛泽东的古体诗。记得有一首七律叫《和郭沫若同志》:“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我们读得似懂非懂,却对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很感兴趣。刚好正学习七律《长征》,老师不知深浅,竟布置五年级的学生也写七律诗。我们写的“七律”,虽然不过是几句顺口溜,但是自己用心写的,自然自我感觉不错。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我懂得了写作文不要怕这怕那怕写不好,顶要紧的是要敢写敢试。初中时,有一次,从旧报纸上读到一首写老师的诗歌。我作文就仿写了一首诗歌,也写老师。老师阅后批了三个大字:“抄来的!”我内心不服气,但也偷着乐,老师的误会实际上肯定了我的作文写得不错。
爱上写作以后,我就梦想着文章能够发表了。从此找到了学习写作更好的老师。想在一本杂志上发表文章,你就要认真研读这本杂志已经发表的文章是怎么写的,揣摩编辑老师喜欢哪样的内容哪样的写法。这一番揣摩的功夫,就是学习写作的捷径。我渐渐明白,无名小辈想发表文章,一定要有独到的发现,崭新的思想,精炼的文字。那些陈词滥调,只有著名作家或是知名专家写出来才有人愿意发表。
到这时候,我的语文才算是入门,因为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语文。什么是语文呢?把“语”字拆开来就知道了,语文就是“言+吾(我)+文”。学习语文,就是深刻地发现自我,不断地完善自我,精彩地表现自我。
有人说,学语文不需要做太多的题。我不赞成。不少同学的语文之所以学不好,问题就出在做题上。语文题老师评改困难比较大,有的同学抓住了语文教学的这个弱点,做语文题长期敷衍了事。语文学习最大的问题就是做题不用脑子,题做得假,做得马虎。
学好语文,必须好好做题。做语文题,不仅需要调动形象思维,还需要调动逻辑思维,不仅需要调动线性思维,还需要调动非线性思维。每年中考结束,我都要独立地做大量的中考语文试题(有时还做高考语文试题),然后对照命题人的参考答案反思自己做的答案,哪些比命题人差,差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比命题人好,好的经验是什么。就在这做题、比对、反思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思考,从此不再害怕语文考试了。学会思考才算是真正学会了语文。
北大中文系有一位教授,叫孔庆东,我很不喜欢他,但他对学语文有一段话,我非常赞同。我愿意将这段话抄送给大家,希望能给你们一些启发:
“要知道,语文覆盖一切,穿透一切。语文所训练的是人对一切文明符号的理解力和创新力。语文学好了,干什么都摧枯拉朽,势如破竹。语文学不好,干什么都愚昧弱智。”
2014年9月26日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