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运用修辞手法的技巧(见“修辞”)
二、表达技巧考查方式
提问方式: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说明作者是怎样运用这种手法的。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附:
诗歌在立意结构方面的技巧
在诗歌的立意及结构安排上,诗人也是独具匠心的。常用的立意及结构技巧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1.层层渲染、铺垫(侧重于结构)
如,苏辙《江上看山》:“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村赤如赭。暮行百里一回头,落日孤去霭新画。前山更新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唯有巫山最浓秀,依然不负远来人。”此诗通过色彩的层层渲染,描绘出一幅幅美景:“赤如赭”的“荒村”、“落日”时分的“霭新画”、“更新色更深”的“前山”。这让诗人观止,抒发感叹——谁知可爱信如今!却哪知巫山最浓秀?层层的渲染,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2.首尾照应(侧重于结构)
在一些诗歌中,诗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对照的方式,来抒发自己或他人情感。
如,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此诗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心在天山”与“当年”句相应;“身老苍州”与“关河梦”句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了词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
当然照应也会表现在诗歌内容与标题的照应上。
3.对比(立意兼结构)
对比手法在诗歌中运用较多,因其具有层次性的特点,结构性较强。
如,欧阳修《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人间自在啼。”这首诗就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结构明晰。表达作者对禁锢思想、束缚人才现象的抨击和对言论自由、解放人才理想的向往。
4.卒章显志(立意兼结构)
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来表达自己的心志和情怀。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表达了诗人自由自在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又如,《行路难》(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表现了诗人实现理想的豁达。
再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历来脍炙人口,前两句画出一幅山衔落日、黄河奔腾的壮丽图画,最后两句更是画龙点睛之笔,把人带上更高的境界,要再向上攀登,去穷尽天下美景。全诗在描绘祖国壮丽山河中寄寓着深刻的哲理,洋溢着昂然向上的激情,豪放雄壮,意境深远。
5. 以小见大(侧重于立意)
“以小见大”就是以小景传大境界,以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如《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本诗摄取了一位少妇日常生活中一个饶有趣味的细节,反映了一个重大的社会课题。诗中所说的辽西,为唐朝东北边境军事要地。据史载,当时在唐朝北边境上居住着奚、契丹等少数民族,唐王朝和契丹族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因此,广大人民希望统治者能够安抚边庭,过安定团聚的生活。在结构上,这首诗不同于惯常的起承转合的思路,而是突如其来地先写一个“打起黄莺儿”的动作意象,然后层层递进地叙明原因。为何“打起黄莺儿”?是因为不让黄莺在枝间啼叫;为何“莫教枝上啼”?是因为黄莺的歌声惊扰了佳人的好梦;为何特别恼怒黄莺“惊妾梦”?是因为它把佳人在梦中到辽西与丈夫会面这一线可怜的希望也给无情地打消了。四句小诗,句句设疑,句句作答,犹如抽蕉剥笋,剥去一层,还有一层。这首诗看来只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却有深刻的时代内容。它通过写少妇怀念征人,反映当时边疆战事频仍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
6. 以景结情(立意兼结构)
如《从军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山秋月照长城。”
此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琵琶起舞换新声”,随舞蹈的交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些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域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总是关山旧别情”,征戍者谁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创作素材。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撩乱边愁听不尽”,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所以那奏不完、“听不尽”的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爱听,永远动情。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二字,结句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
7. 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立意兼结构)
如《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劲,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第一句从正面着笔,“求”“访”,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意愿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所谓求贤若渴,虚怀若谷。次句隐括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之词。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文帝对贾生的推服器重。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承,即所谓“夜半前席”,把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通过这个生动的细节的渲染,才把由“求”而“访”而“赞”的那架“重贤”的云梯升到了最高处;而“转”,也就在这戏剧高潮中同时开始。末句紧承“可怜”与“虚”,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前席”,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诗人只点破而不说尽——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让读者自己对此得出应有的结论。辞锋极犀利,讽刺极辛辣,感慨极深沉,却又极抑扬吞吐之妙。
8. 托物言志(侧重于立意)
9. 借古讽今(侧重于立意)
10. 总分(侧重于结构)
11. 时间(侧重于结构)
12. 空间(侧重于结构)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