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抒情式景物描写
抒情式景物描写,就是在写景中渗透着作者的情感,而作者的情感又是通过写景来实现的,是情与景有机结合的结果。这种写法,既可以是景生情,也可以是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这种写法的妙处,往往是绘景而不止于景,抒情而不直写情,情景交融,深切动人。当然,它在文中的表现,也有主次之分,有时以景为主,情不外露,景中含情,情遇景中;有时以情为主,情在外表,是借景抒情,景在情中。但在一般情况下,情是主要的,景是次要的,写景是为了抒情,决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这就是所谓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请看下面两段文字:
“我独自一人游荡在田野里,太阳落山了,琥珀色的晚霞渐渐地从天边退去。远处,庙里的钟声在薄暮中响起来。羊儿咩咩地叫着,由放羊的孩子赶着回圈了;乌鸦也呱呱地叫着回巢去发。夜色越来越浓了,村落啦,树林啦,坑洼啦,沟渠啦,好像一下子都掉进了神秘的沉寂里。”
“一个雨后的睛天,天空如洗,朵朵白云点缀着蔚蓝的天空。我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惊喜地看着如此爽目的蓝色天空,陶醉了………啊,什么东西在我眼前浮动,翻滚,难道是大海吗?是我神往的大海吗?噢,是的是的!我分明看见在那天际,大海与蔚蓝融为一体。啊!多么广阔的境界啊!”
这两段文字,都是抒情式景物描写,但也有不同。前者是景中含情,外在感觉是以景为主。它选自张洁的《挖荠菜》,是“我”独自在田野中游荡所见到的景物。这些景物都与“我”傍晚回归有关,都是天黑之前的景物,而“我”却不能回家,不敢回家,连那些能回归的动物也不如,以此来抒发对家的祈盼,对现状的恐怖,字字句句寓含着痛苦的感情。后者是借景抒情,是通过“我”的观察和想象来抒情写景的,涉及的景物比较广,画面开阔,天上地下,大海蓝天,融为一体,便于情感的抒发,因而作者用了很多的叹词和叹号,通过写景,抒发感情。
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
一是在抒情写景时,要有一定的过渡,就是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来引出景物。这样,写景抒情才自然和谐,不至于突兀。如上面两个例子,前者是通过“游荡”观察来写田野景物,后者是通过“看着”和“看见”来写大海蓝天之景,如果没有这些介绍物,景物从何而来呢?
二是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时,情一定要以景为依,不可光顾情而忽略景,使情感抒发架空,给人以空洞无物之感。
(五)定点式景物描写
定点式景物描写,就是作者站在同一个地方把观察到不同的景物依次描写下来,即同位不同景。定点就是确定立足点,即观察和描写景物的位置,这是固定不变的,但观察者可随目光转移而变化,能够看到许多不同的景物。这种景物描写的特点,就是不变与变的和谐统一,不变的是观察点,变的是所写的景物,因而展示的景物,内容丰富,多姿多彩。请看下面一段定点式景物描写:
站在亭台上,向南望去,只见那正阳门两侧如同春笋般拔地而起的几幢大厦,给这个古城增添了现代化的崭新气派;向东望去,那工业区高耸的烟囱,正吐着乳白色的轻烟,阳光里,更显得柔和而透明;向西看去,那琼岛上的白塔,经历了地球震动的一场小劫难,又昂首蓝天,而且素洁如玉了;再回身向北看去,那横卧天际的燕山余脉,蓝蒙蒙的,宛如这古城的一带屏障,提示着我们的祖先所以在这里建都的远虑深谋……
这段景物描写,作者的立足点是固定的,即始终站在“亭台”上,来观察并描写四周的景物。作者先从南边观察,依次是东、西、北,描写也是按照这种顺序,先后涉及到的景物有几十幢大厦、冒着轻烟的高耸的烟囱、琼岛上的白塔、燕山余脉等等,从而把古城风貌展现在读者面前。
运用这种写法,要注意如下两点:
一是要选好立足点,这是写好景物的前提。立足点一般要居高临下,尤其是描写那些范围较大的场面景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全,写得真实而具体。如上面那段景物,作者不站在“亭台”上,而站在某一个角落里,能写出周围那些景物吗?
二是确定合理的观察和描写顺序,这是写好景物的关键。一般情况下,只要选好了立足点,无论从哪个方向来看来写都是可以的,但实际上先写哪个后写哪个是有讲究的,这要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来定。在转换观察方向的时候,要有一定的顺序,有层次地展现景物,不能一会儿是前面的景,一会儿是后面的景,一会儿写左边,一会儿写右边,这样容易造成行文混乱。
(六)移换式景物描写
所谓移换式景物描写,就是移动踪迹改变景物的一种方法。我们观察景物,往往是在行走、活动中进行的,观察点在不断变换,观察到的景物也随之而变化。这种景物描写,既有定点式的景物描写的特点,又有定景式景物描写的特征,它概括了这两种写法的优点,因而这种写法最受人们欢迎。
请看下面这段景物描写:
汽车穿过苏州城繁华的街道,在虎丘公园附近停了下来,据说这里丘陵形如蹲虎,因此被称为“虎丘”。我们几个同学结伴进了公园,一座高高的丘陵出现在眼前,真像一头猛虎!看,前面两棵矮矮的松树不正是猛虎坚起的耳朵吗?那圆圆的虎丘塔不正是猛虎粗粗的尾巴吗?丘陵旁边,一潭碧波在荡漾,映衬着美丽的虎丘山,犹如一幅美妙的山水画。绕过青灰色虎丘塔,山坡上五彩缤纷的花儿争相开放,娇艳美丽,宛如含蓄的少女。我们还兴致勃勃地游览了试剑石、剑池、断梁殿等名胜古迹。
这段文字就运用了移换式景物描写的方法。一方面写人的踪迹:穿过停了下来进了公园绕过游览了。另一方面写所见的景物:街道虎丘公园丘陵(虎丘)山坡上试剑石、剑池、断梁殿。这两个方面,构成了这段移换式景物描写的全部内容。二者密切配合,以后者为主。作者在描写景物时,很注意剪裁,所及的七处景物,一二两个是过渡,第三个“虎丘”是重点,第四个“山坡上”次之,最后三个仅点及而已,这就突出了重点景物,做到了详略有致。
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如下两点:
一是踪迹要明显,这主要从描写作者行动的词语上来体现,尤其是变化频率较多的踪迹,更要交代清楚,让读者跟随着作者的足迹,一起参观或观赏,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如果踪迹交代不清楚,就会使人感到层次紊乱。
二是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此景与彼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有同有异,关键要抓住每一处景物的特点,尤其是重点景物的特点,一定要写充分,写到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