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粒沙子,相貌平平,毫不出众。一个偶然的机会,沙子掉进了贝壳里。在黑暗的贝壳里,沙子忍受着孤独、寂寞。多年过去了,有一天,沙子被一只手从贝壳里取了出来,重见天日,他把自己的外表打量了一番,发现自己竟然变成了一颗价值连城的珍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一粒沙子变成一颗珍珠,先要进入贝壳,这需要机遇;在贝壳里,沙子要能够承受黑暗的环境,忍受孤独与寂寞,这需要承受逆境、克服磨难的精神,需要忍受孤独、寂寞的精神;沙子只是在外表上是珍珠,里面仍然是沙子。
这表明成功有时需要包装,这里的包装不仅指穿着打扮,更是指言行举止表现出的文明礼貌的待人接物的态度。因此,本材料切合题意的参考立意如下:
(1)成功有时需要机遇;
(2)成功有时需要经历磨难,需要能承受磨难、克服磨难的精神;
(3)成功有时需要能忍受孤独与寂寞的精神;
(4)成功有时需要成功的“包装”,需要懂得在社会交往中文明礼貌地待人,懂得尊重、理解他人;等等。上述立意都属辩证立意,不可绝对化,否则只能算符合题意,如立意为“只有凭借机遇,才能成功”“经历磨难,才能成功”等。另外,以下立意也只能算符合题意:成功有时决定于一个人的长相外貌;长相外貌与成功无关;成功需要具备多个条件;只有经历黑暗,才能走向光明;等等。
5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一位哲人说:“我们的生活样式,就像一幅油画;从近处看不出所以然,要欣赏它的美,就非站远一点不可。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作文审题参考:
这是一道比喻型材料作文题。要很好地理解材料,必须抓住“生活”“油画”“远看”“美”这四个概念间的连接点,体会它们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进而把握材料的意蕴:生活要像油画一样远看。为什么要远看呢?因为远看理性、客观、冷静、全面,因为远看才有思考品味的空间。
哲人的话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等语有异曲同工之妙。该命题关键在要正确地理解“远看”的含义,以及分析出为什么要远看。
当然对远的理解不能停留在表面,要由实而虚,由空间的远到时间的远,由距离的远到思想的超越、灵魂的净化、心境的旷远等。具体来说,可以有如下立意角度:
角度一,揭示远看的含义,远看意即整体把握,有大局观:我们不能拘泥于一时一地的得失,不能拘泥于细枝末节,不能吹毛求疵,有时候,我们会被自困住,大到我们的人生轨迹,小到做一道练习题,困顿其中,百思不得其解,所谓“当局者迷”,偶尔过来一个局外人(远看),一语道破天机,让我们茅塞顿开;也许你不觉得现在的生活方式很好,但或许走远一点,你会怀念,比如,现在的我们会时时想起小时的自己,工作之后的自己,也一定会怀念学生时代。
角度二,分析远看的益处:远看才能更冷静、理性、客观、全面、清醒地发现、分析、认识、感悟、体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钻牛角尖,“退一步海阔天空”,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远看),也许就会有新发现、新体会。
5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放风筝是中国民间广为盛行的一项传统体育运动。如何让封着风筝飞上天,飞得高,飞得稳?放风筝前要知道风的方向和速度,在风力适足时逆向放飞;风筝向上爬升时,可停下来,慢慢放线;风力不继,风筝有下降趋势时,要快速向后收线,给予人工加风;当风力突然转强,风筝摇摆有翻转栽落的危险时,要迅速放线,迅速往风筝方向,奔跑数步。
参考立意:⑴把握好人生发展方向;
⑵逆境的价值与意义;
⑶抓住机遇;
⑷学会变通;
⑸把握好人生的几个关键时期。
5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沙粒进入蚌体内,蚌觉得不舒服,但又无法把沙粒排出。好在蚌不怨天尤人,而是逐步用体内营养把沙包围起来,后来这沙粒就变成了美丽的珍珠。
吸血蝙蝠叮在野马脚上吸血,野马觉得不舒服,但又无法把它赶走,于是就暴跳狂奔,不少野马被活活折磨而死。科学家研究发现,吸血蝙蝠吸的血量极少,根本不足以致野马死去,野马的死因就在于太过暴怒。
全面理解材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进行立意。文题自拟,文体自选,写作内容必须在材料涉及的范围之内,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审题思考
(1)、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我们遇到不如意的事时,不妨多想想蚌和野马。我们何不像蚌那样,设法适应,利用自己无法改变的环境,以“蚌”的肚量去包容一切不如意的境遇,使之为我所用。不要像野马那样一不如意就暴跳如雷。这样,只能自食苦果。包容的肚量,并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它来自对生活的磨砺和理解,源于一个良好的心态;一个永远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不求索取的付出;对任何人能谦虚、平和,放低自己的位置。“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生活和社会自然会对我们有回报,这份回报也许会超乎“名”,超乎“利”,是我们精神境界的一种升华,是自我心灵的一种超脱。
2)、忍受
3)、包容
4)、从容
5)、要学会以平和(积极、客观、冷静、理性)的心态看待生活或生命中的挫折(问题、困难、等等)。用超出凡俗的博爱,化仇恨为玉帛;用宽容的魔力,化愤怒为宁静;用自尊将过往的伤害,化成一场逝去的噩梦。噩梦醒来天依然是蓝的,地依然是绿的,生活依然是美好的。宽容伤害你的人,实际上就是宽容你自己。世上有无数人在等待别人的宽恕。宽恕的受益人不只是被宽恕者,还有和他们一样多得人可以从中收益-就是那些宽恕他们的人。宽恕是一座让我们远离痛苦心碎、绝望、愤怒和伤害的桥。再桥的另一端,平静、喜悦、祥和正等着我们。
6)、直面痛苦
7)、心静如水、平和心态
60. 根据下面的漫画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这则漫画中的乌鸦,可能会引发你的一些联想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在《伊索寓言》中,那只通过衔石子投入水中而喝到了水的乌鸦正是一位富有创意的智者形象。在别的乌鸦对那半瓶水无计可施只能依依惜别的时候,是它想到了借石子提高水位,进而轻松喝水的方法。应该说这在当时也正是一种“不按套路出牌”的办法,这一方法本无先例,其他乌鸦也未曾想到。但是,当这一方法成为一种固定模式传承千年之后,它便成了一种“套路”,成了一条束缚乌鸦们思维的绳索,而当出现更新鲜、更省力的喝水方法的时候,因循守旧者势必要指责那些“不按套路出牌”者的创意了。所以,这幅漫画正是要告诉人们:再先进的方法,终究会有落伍的时候;再智慧的脑袋,一旦被一种旧的模式“固化”,便会成为阻挠新生事物诞生的顽石。我们只有不拘泥于固有的套路,勤于思考,努力创新,才会打造出前无古人的全新生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而且这种创新绝不会一劳永逸。“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这句曾经的网络流行语无意间道出了一个真理:一旦“前浪”一味坐享其成不思进取,哪怕它曾经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过,也会被它身后的创新的力量撞得粉身碎骨。如果“按套路出牌”是我们生活的准则,那么这种“套路”就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必须时时更新。否则,只有打破陈旧的“套路”,不按牌理出牌,才能给社会带生机!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