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频道 > 写作领航

“丁锦昊到此一游”作文素材及评论荟萃

http://www.19mini.cn   2013-05-27 来源:迷你语文网整理 作者:网络综合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5月24日晚上11点多,网友“@空游无依”发微博,称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了 “丁锦昊到此一游”几个字,“我们试图用纸巾擦掉这羞耻,但很难擦干净,这是三千五百年前的文物呀。”原本是普通网民的一张普通旅行照片,没想到却在网上瞬间掀起轩然大波:还是学生的“丁锦昊”被愤怒的网民人肉出来;香港文汇报高级记者宋寅于2000年到敦煌“考察”的旧事也被重新翻出来;曾经在故宫铁缸上的“梁齐齐”也成了口诛笔伐的证据。

 

 

为什么不能对“丁锦昊”多点宽容

李明莉

近日,因埃及卢克索神庙浮雕上的一句“丁锦昊到此一游”,年仅14岁的南京初中生丁锦昊遭到网友的疯狂搜索,网络对于他的斥责声也此起彼伏。面对其家长的致歉,广大网友表现不是对一个未成年人的宽容而是变本加厉的娱乐孩子,网络上关于恶搞“丁锦昊”的帖子也大肆蔓延。由“丁锦昊”作为契机,广大网友开始打着“教育孩子,为中国感到耻辱”的口号对一个未成年人进行了一次残忍的“刑罚”。

 

在名胜古迹上留下“墨宝”这一行为可以说是在中国由来已久,已成为一种“传统”。而此次“作案”的丁锦昊也只是广大“刻字爱好者”中的一名,只不过他的“作案地点”发生在国外,因此,这一事件就变成了“没有素质的中国人丢了中国的脸”,“中国从娃娃开始就缺乏良好的素质”等等。当然,对于丁锦昊这一行为笔者并不赞同,但同时对网友们对于丁锦昊的过度关注以及过度指责笔者也很心痛。一时间,媒体一边倒的开始指责孩子的行为,新闻报道铺天盖地的袭击着他,而这些打着“救救孩子”旗号的人又有多少是真正的为孩子着想?被逼到风口浪尖上的他不应成为网友们口诛笔伐的对象,“丁锦昊”成为网民砧板上的肉,任由他人宰割。而对他的人肉搜索最终只是愉悦了广大网友,为广大网友提供了发泄的出口。

 

按照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规定,今年尚且14岁的丁锦昊应该在更加宽容、平等的环境下成长,而对于未成年的行为,法律也应当更大的保护其权利,一切以未成年人最大权益为基准。在我国,未成年犯罪尚且受到法律的保护为何一个仅仅是因为社会行为上有偏差的孩子却要受到这么大的社会压力,在孩子们都满天欢喜的迎接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对他的这种残忍难道就是对我们的孩子的礼物吗?面对网络的人肉搜索以及恶语相向,一个成人尚且无法接受又让未成年的他如何承受呢?

 

在处世未深的孩子面前,广大网友们向他展示的不是社会的宽容而是批评,这对于丁锦昊的未来发展并不是一个好的讯号。我们不能保证他在这场网络风暴中坚强的走过来而心理不受影响,对社会不会充满敌意。而如果丁锦昊无法从这次网络事件中走出来,无法正常的面对自己的生活与学习,那么每一个参与了的网友都将是将他逼向绝路的凶手,试想,如果,这个孩子是你的亲人,你还会这么做吗?

 

网络本身就存在着各种缺陷,缘于自身的开放性以及隐秘性,在无法确定电脑背后是一个怎样人的情况下,网络语言存在着很大攻击性以及杀伤力。与社会对一个未成年人人格以及隐私的侵犯相比,丁锦昊对文物的破坏简直不值一提,不懂得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还有何颜面讲保护文物?究根结底到底是谁在丢国人的脸?孩子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在还未开放前,就受到这么大的社会阻力是不公平的。笔者认为,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更应当理性。而针对未成年人不恰当的社会行为,除了家长与学校要负责之外,也需要社会的帮助与引导。孩子们需要的是宽容的社会态度以及社会帮助而不是恶语相向。

 

 

勿让不知悔改成为道德教育的败笔

王跃璇

南京游客在埃及卢克索神庙上刻上“丁锦昊到此一游”的事件成为微博最热话题。25日15:00,父母主动认错道歉,孩子的母亲称是在孩子年级很小时候发生的。孩子的父亲称,孩子犯错误,主要责任在大人,是我们监护不到位,平时教育得不好。希望大家宽容孩子,不要打扰孩子今后的学习和生活,给他一个宽松的学习和成长环境。(5月26日《现代快报》)

 

事件发生后,15岁的孩子一直没有发表申明对自己曾经所犯下的道德错误做出解释。而是由其父母代为道歉。父母的过分溺爱,使得孩子没有担当。同时,当事人似乎还心存不满地在人人主页(帐号以被注销)上回应:XX,写几个字有什么大不了的?

 

对于“到此一游”事件,众人的看法不一。有的认为,小孩调皮,会学着电视或是学籍里的行为,在旅游景点写上“到此一游”,只要认识到错误,还值得原谅;有的认为,国人素质太低,就是因为从小的纵容;有的认为,人肉孩子对孩子的隐私权造成了伤害;有人调侃,孙悟空写了一个“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就被罚了500年。而丁锦昊不知悔改、认识不到错误,已经不能用一个具有天真品行和知错能改的孩子的标准来衡量了。

 

死不悔改和自私自利的心态是国人劣根性的体现。不会换位思考,出事情后,想得最多的是找到开脱的借口,而不是主动承担责任、谦虚道歉。在@空游无依的微博上埃及导游听到@埃游无依的道歉时,他说:“这不是你们的错,这一定是哪个导游的错,导游应该阻止。”从这句话就能反映出这位导游当时的心理活动:第一,虽然这位游客是中国人,但不是这位游客的错,不能把错误强加在他身上,这不公平。第二,是以前的导游没有监管全面,才会让游客有机会写下这样的话,是导游工作失误。这和丁锦昊对此事的回应是两个极端,从中也可以看出素质和道德标准的差距。

 

在国外,国人的素质不高已经成了普遍意识。乱涂乱画、随地吐痰、大声喧哗、插队加塞等等行为已经将中国这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的形象败坏殆尽。自身的一举一动已经不能是代表个人了,就算是出省,丢掉了素质,别人也会说某某省的人太没道德了。这种以偏代全的意识存在于每个人心中,尤其是不光彩的事。

 

韩国等国家设有社会服务令这一规则。社会服务令作为一种非刑罚方法来代替其他刑罚,主要是针对青少年;新加坡的鞭刑适用较广,其中涂鸦。虽然在文物上写几个字没有达到触动法律的地步,但是触动了道德底线,必须加以惩戒,德责任感的提升需要法律规范来推动。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