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一游”频现折射德育的失败
雷 鹞
晚报讯 “在埃及最难过的一刻,无地自容。”网友“空游无依”的一条微博迅速引发热议,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有人用中文刻上 “丁锦昊到此一游”,为国人轻易毁坏千年文物的行为感到震惊和羞愧。(5月25日新闻晚报)
我国在世界上素有文明礼仪之邦的盛誉,讲文明、懂礼貌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但是为什么到了今天,各种不文明现象会大行其道,人们也是见怪不怪?说白了就是学校和社会德育的失败,人们意识不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其实就是一种失德的行为。
今年2月份,故宫铜缸上有游客留言“梁齐齐到此一游”,一经媒体报道,就立即引起全国网友一致声讨。时隔三个月,这种现象非但没有根绝,反而被丁锦昊带出国门,远播海外。于是,又再次引来全国网友的齐声谴责,并且对其本人、家长和学校都进行了口诛笔伐,可见对于此失德行径国人都是深恶痛绝。
但是,细观国内的大小旅游景点,或多或少、或新或旧的都会有“XXX到此一游”的痕迹。很多人都是出于好玩心理,看到别人留言,没有受到制止和处罚,于是也欣然上前“大笔一挥”,留下“墨宝”以求不朽,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种做法是一种失德的行为。诸如此类行为还有不自觉排队、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公共场所吸烟、破坏公共财物、拒绝给老幼孕残让座等,真可谓比比皆是、数不胜数。
而且不仅在国内,国外的很多旅游胜地和公共场所都有专门针对国人的中文标语,如“温泉池中不许搓澡”、“请便后冲水”、“垃圾桶在此”、“请勿大声喧哗”等,或许用不了多久还会再加一句,“严禁涂鸦”。这其中固然有一定的歧视成分,但是如果没有我们的“不拘小节”,别人怎可无中生有?
德育的失败,直接导致人们普遍缺乏公共观念,总以为公共场所就是公共的地盘,干什么都行,而且这些现象都是小问题,没必要上纲上线。久而久之,放任自流,没人指责,也没有形成监督和舆论压力,最终成了一种无意识、理所当然的状态,而这种状态一旦形成社会风气,势必给未成年人造成恶劣的影响,渐渐地就会像丁锦昊一样把失德行为当成习惯性动作。
宋朝林逋《省心录》有云:“制水者必以提防,制性者必以礼法”。意思是要治理水患,必须筑建堤坝,要陶冶好的性情必须用文明礼貌的规矩来约束自己。因此,学校和社会都应该高度重视德育工作,“一德立而百善从之”,高尚的道德确立了,人们便会自觉革除陋习,崇尚文明。
"丁锦昊们"还不够给国人丢脸吗?
郑苏文
“丁锦昊”是一个人的名字,也是一群人的象征。一个人素质底下,在大染缸里算不得什么,因为很多人差不多都这样。但到了国外,换到另外一个文化环境里,就会显得很扎眼。(《光明网》2013年5月25日)
中国游客在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中文的 “丁锦昊到此一游”,自感大囧,微博一传,全国热议。有些人认为该行为实在是大丢国人脸面,为此感到震惊和羞愧,甚至感到“无地自容”。同样,也有人认为,这不过是国人的大惊小怪罢了,如光明网《丁锦昊真的给国人丢脸吗》文章作者所言,全国各地景点皆是如此,大家熟视无睹,反而为远在埃及的“到此一游”震惊羞愧,似乎完全没有必要,甚至大家本质上也是一样。所以作者表示“那些站在道德高地批评他的人,是不是先想想自己有没有在国内景点刻划过“到此一游”?”。
但是,我们恰恰需要赞扬的是有些国人的的震惊和羞愧,赞扬的是他们发现不合适,能够通过微博流传,通过清议评论,让可耻的事情大白于天下,而不是没有原则的沉默,孟子有言:“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同时,我们最应该害怕的,恰恰是我们习惯的沉默。
这种习惯的沉默,造成的结果,正如作者所言,“国内的长城上刻满了名字”,可是“我们觉得稀松平常”。这其中的原因,难道不是太多“丁锦昊”们,觉得文物无足轻重,无爱惜之心,逞一己之私,远在万里都会有“到此一游”;难道不是“丁锦昊”们,公众场合大声喧哗,随地抽烟吐痰,不遵守公序良俗,外国相关的中文提醒标识逐年增多?难道不是我们,可以熟视无睹,常常一笑而过,对这些言行有太多的宽容和沉默?
当对不文明开战的批评来了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热烈的欢迎它,只有批评的声音越多,批评的内容越丰富,更多的人关注,才能让更多的人反思自己的不文明。这样的声音,中国的网络上,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这里,不是痛打“落水狗”,“丁锦昊”是一个标志,他是一个人,也是一群人的标志,他们不适当的行为,是够给国人丢脸的了。
作者讲“‘国人素质’难倒不只是我们的一种美好想象?”但是,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国人的素质,会在这种种的“不沉默”里,会在这许多人的“震惊和羞愧”里,逐渐成为真正的美好,而不是“想象”。
请用文明方式矫正不文明行为
时言平
埃及卢克索神庙浮雕上的汉字“丁锦昊到此一游”,近日被网友曝光后,让国人有些无地自容。并进而掀起“人肉丁锦昊”的运动,有人发微博称当事人是南京的一名学生,并公布相关个人信息。25日,孩子父母通过媒体主动认错道歉,求大家原谅孩子。(5月26日《现代快报》)
“到此一游”,也算得上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绽放的,且永不凋谢的奇葩了。它不但生动地刻画在绵延的长城上,更是随着国人开放的脚步,输出到了国外。劣迹经过国际化的放大,瞬时激起国人沉睡的耻感。
人肉的机器高效运行,道德的大棒高高举起。面对不文明的行为,国人总喜欢以文明捍卫者的姿态站在道德高地上,熙熙攘攘,活似赶场。如果说,在文明实物上的“到此一游”是丑陋的,那么这种喧嚣,又何尝不是一种“到此一游”的精神标榜。
丁锦昊的劣迹,不仅仅是个体的道德缺陷,更是特定文化情境下的通病,且病入膏肓。人肉丁锦昊,能有多大的意义?殊不知,在病态的文化环境下,每个人都可能是丁锦昊,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丁锦昊。理性的批判,应该是将矛头指向自己。但面对社会道德瑕疵,群体表现出对他的戾气往往要旺盛于对己的勇气。
置身事外的批判和人肉,实际上,是试图以一种不文明方式矫正另一种不文明行为。某种意义上而言,人肉的行为与“到此一游”性质是相同的,都是以非文明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在某种文明环境和现象下的存在感。此情此景,我们都是文明的幻想家,而不是文明的践行者。
这倒不是为丁锦昊的行为辩护,而是认为:与其将丁锦昊当成批判的靶子,倒不如将其看成我们的一面镜子,道德和文明的一条鞭子。道德救赎之所以举步维艰,难就难在我们的文化基因里,总是对别人苛刻严厉,对自己无限宽容。同一道德现象的批判者和批判对象,有时甚至可以是同一个人;人肉者有时或正是潜伏的被人肉者。
动辄抡起道德的大棒或者开动“人肉”的机器,这种矫正不文明的非文明方式,应该从公共舆论场驱除。请用文明来说服我、请用文明来更正我,这才是合理的方式和路径。“以暴治暴”的文明纠偏,制造的只能是道德的混战。
面对舆论围剿,孩子父母出来道歉了。但事实却是,他们应该为此付出代价,但并不意味着他们要承受这记沉重的道德大棒。审视我们的文化基因:对文化缺少敬畏,对秩序缺乏尊重,骨子里充满自私的集体无意识……这些,是造就无数“到此一游”的根源,这个病根不除,难免旧疾复发。
请用文明的方式矫正不文明行为,请在“到此一游”里找到道德变异的共同基因。光逼着一个人服药,治不好整个社会的病。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