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茶楼
何宛平
喜欢雨天,走在古镇的小巷。小巷静静的,只有那巷边几棵梧桐,沐浴着细雨,轻轻地响着雨打树叶的声音。走在小巷中,心情总是不觉平静下来,忘了烦恼,忘了失败。于是呼吸着这平凡的空气,聆听这平凡的雨声,仿佛一切都那么的平平淡淡。
又是一个雨天。回家几天了,难得碰上一场细雨。于是,打开昔日的雨伞,踏上小巷的石板路。
小巷依然宁静,两旁的杂货店很清淡,偶尔听见店主的唠叨声。巷旁的几棵梧桐早已落叶,光秃秃的,却没有给人萧条的感觉。
一会儿,进入小巷的转弯处,却不经意见到一个刚开张的茶店——“平凡楼”。“平凡?!”我不觉被茶楼的名字吸引,不知道店主为何取名为“平凡楼”。而我的脚,已不自觉地踏上了那家小茶楼。
进入茶楼,一股清新的茶香扑鼻而来,顿觉心情舒畅,平静。细看茶楼,的确平凡。平平凡的桌子、椅子,平凡的装饰。也有几个平凡的青年、老人在喝茶、看书。然而,桌角旁却立着一个精致的书架,书架上排满了许多书籍,在平凡的茶楼里显得十分显眼。书架旁有个小小的柜台,一个约十八九岁的女孩坐在里边,微笑地看着茶客们。“她大概是茶楼的主人吧。”想着,我走向柜台。女孩微笑着问我喝什么茶。她是朴素的,但却给人有一种亲切的感觉。我忙摆手说:“不,我只是想进你的店看看,我想知道你为什么把店名取为‘平凡楼’。”
女孩微笑道:“其实,生命就是一个平凡的出生、成长、死亡的过程。我认为平凡的人生是最美的,我喜欢‘平凡’这个词,所以让我的店名也叫‘平凡’。”
“那你为何在店内放一个书架呢?”我不解。
“我放些书籍是为了让顾客在品茶中,又能欣赏一些平凡却深刻的文字,让他们在繁忙的学习或工作之余,体味平静的心境,体会生活‘平凡’的妙处。”女孩仍微笑着。
听了女孩的话,我心中顿有所悟。女孩的话是平凡的,但却让人明白了一种人生的道理。
喜爱上了“平凡茶楼”,喜爱上了女孩的书,也喜爱同女孩在雨天的茶楼聊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聊书中的人生。聊三毛的散文,让我更了解了三毛向往撒哈拉沙漠那平凡生活的心情;聊席慕容,让人对平凡女性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的体验;聊张爱玲,也让我明白看似不平凡的人对平凡人生的向往、追求。
雨中,小巷旁的“平凡茶楼”静静地站立着,她以平凡的微笑欢迎每一个喜爱平静的人。
雨细细地下着,踏在湿润的巷道上,望着旁边的“平凡茶楼”,我不禁心生谢意。是她让我明白,虽然人生中有许多事显得那么平凡,但平凡中却蕴含着许多感人的、深刻的哲理;是她让我懂得,要珍惜生命中每一个平凡的日子。
雨中的小巷静静的,我的心也仿佛静了下来……
【点评】作者通过平静的笔触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幽远的意境:江南小巷,桐叶轻飘,细雨如丝,打一把纸伞,沿着微湿的巷道,走进一个安谧的茶楼,听着十八九岁的小姑娘的轻声软语,看着恬淡的茶客谈些平凡的小事,与志趣相投的人谈书中的人生……这样的意境,不禁令人悠然神往。这里人人儿是平凡的,这样的生活是平凡的,但我们的心却要溶化在这细雨迷蒙的江南小巷里,久久地品味着人生的意趣。
2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两个人被关在纳粹集中营的一间狭窄的囚室里,他们唯一能了解世界的地方,是囚室里那扇一尺见方的窗户。每天早上,他们都要轮流去窗口眺望外面的世界。一个人总是愁苦地看着窗外的高墙和铁丝网,另一个人却总爱看窗外的天空,看蓝色天空中的小鸟自由的飞翔。半年后,前者因忧郁而死在狱中;后者却坚强地活了下来,直到获救。
这个故事能引发你哪些联想,给你什么启迪?请以“窗外的世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见闻,你的体验,也可以写你的思考,你的想象;可以编述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抒发感情。
【思路点拨】这个话题重点考查习作者的想象力和认识水平,它鼓励考生扩大课外阅读,积极展开创造性思维(特别是大胆发挥想象)。其实窗外的世界是五彩斑澜、纷繁复杂的,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写作空间。比如可写窗外雪花纷飞的美景,可写学子们读书的场面,可写老年人晨练的情景,可写想象中的窗外世界,也可写看世界的不同心态等等。要注意:写作时要渗透个性化的体验和思考,能用审视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要力求中心明确,材料集中,切忌蜻蜓点水,泛泛而谈。
[例文]
历史的天空
文名
那是一个窗口,它巍巍屹立于天地之间,而现在又只是我眼前一个小小的窗格。
我窥视,多这千百年来不曾动摇的窗口望出去,看到的是一幕幕关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故事。
百余年前的那个夜晚,那是怎样一个可怕的夜啊!所有的人都清楚的记得——雷电交加,大雨倾盆。肆虐的狂风掀起滚滚黑浪,恶狠狠的扑向那只小船。剧烈的颠簸惊吓了船中的孩子,他焦急的哭喊着:“妈妈!妈妈!你在哪儿?”
隐隐约约的,岸上也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声呼唤着孩子的名字。啊!望见了,望见了小船,望见了孩子,她甚至奋力的伸出手去,本能的想要抓住他,但根本无济于事。
风在呼啸,它冷笑着看着这一幕,嘲笑那瘦弱的母亲不能改变骨肉离散的命运。
于是,这可怕的雷声、雨声渐渐掩盖了那一声声益渐衰竭的哭喊,小船很快便远远的消失了,消失在深不可测的黑暗中。
窗口毫无保留的向今天的人们展出着这一幕百年的悲剧,同时也记载着一个母亲的一段屈辱的历史。但是窗口也不曾忘记,在骨肉分离的日子里,那天各一方的深深思念。
岁月在悄悄的流逝,但即使相隔千里万里,岁月也冲不淡那份浓浓的乡思,剪不断那份血缘的牵系。
漫漫长夜中,小小的渔船上点亮了盏盏小小的渔灯,那微弱却坚定的火光守护着几代人的渴望——那可是黎明前的曙光?
人们不曾忘记那个词语叫做希望。他们坚信黑夜终有一天会被光明的太阳所驱散。于是真的就有那么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小船扬起了帆,它说今天就是它回家的日子,它乘着风、踏着浪,沐浴着温暖的阳光,飞快的驶向那个生养他的港湾:“妈妈,我回来了。”窗口平静的看着这一幕,它感到骄傲,为那母亲,也为那孩子。
然而我悄悄的发现母亲现在这份喜悦下还藏着一丝更大的抑郁。我再一次透过那个窗口,看到的是一个岛屿。
他和母亲之间仅是一峡之隔。但是他还没有回来。他的眼睛里写满了无奈。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时间在这一刹那间停止了跳动。宇宙中所有的一切都凝固了,凝固了。惟有那遥远的小鸟传来了游子的声音:“妈妈,我真想回来……”
我从窗口望出去,看到的是这一幕幕今昔的风云变幻,我想,现在一定有更多的人在努力,为这窗外的将来添上新的风景。
[点评]窗外有什么?作者思接千载,遐想联翩——通过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个小故事,充分展示了海峡两岸骨肉分离、两地相思的悲欢离合。难能可贵的是,在考场作文时,能同时处理好想象、立意和语言三者关系,显示了作者扎实的写作功底。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