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赵你好
刘远方
本故事纯属虚构,请不要从道德角度评判故事中的人物。
——题 记
小王最近找了个女朋友,叫小梅。小梅长得很漂亮,小王喜欢得不得了,向她发誓说:“今后你说干啥我就干啥,刀山敢上,火海敢下,只要你高兴说行。”小梅歪歪脑袋:“真的?说话可要算数。”小王拍拍胸口:“当然是真的,说话不算数是小狗。你随时可以考验的。”小梅说:“那好。不过你只管放心,不会让你上刀山下火海的。”俩人那天就这样一路说笑着,去了电影院。
电影开映,影院里的灯光熄灭,只有放映的光线穿过黑暗的上空。光柱下,小王和小梅的前面一排坐着一个秃顶。小梅来了灵感,忽然靠过来,对小王说:“你先前发了誓的,我说干啥就干啥,不会反悔吧?”小王说:“怎么可能!”小梅说:“那好,你照那个秃顶给一巴掌。”小王一怔,有些犹豫:这玩笑怕过分了。小梅一噘嘴:“我就晓得你说话不算数的。”小王急了:“谁说的?”说完就直起身子,伸出手,拍了前面那秃顶一掌。秃顶受了惊,猛然回头,黑暗中看不清他的怒容,但可以听得到很粗重的怒气。小王很新切地打招呼说:“老赵你好,你也来看电影?”秃顶不便发作,很不高兴地回答:“你认错人了。”小王连忙道歉:“对不起,对不起。”秃顶于是回身仍去看电影。一场差一点闹起的纠纷,总算避免了。小王用脚碰一下小梅,很是得意。小梅连连点头,表示满意。
小王以为通过了考验,安安心心地看起了电影来。不料电影结束前,小梅再次要求:“你能再给那秃顶一巴掌吗?”小王说:“这怎么可以呢,刚才……”小梅马上打断他:“不行就算了,不要为难,我晓得你就那点德行。”小王一咬牙,辨白说:“你小看人!”说着就抬起手又向前面的秃顶击了一掌。秃顶这一次的愤怒是可以想象的,他从座位上一下蹿起来,回转身,猛扑小王。小王不慌不忙,一面伸手挡住他的身子,一面用研究的口气很疑惑地说:“你怎么能不是老赵呢?你肯定是我对面办公楼的老赵嘛,为什么要不承认呢?”“谁不承认?”秃顶压着嗓子咆哮起来,气咻咻地从胸前掏出身份证:“你仔细看看,我到底是不是你说的那个老赵!”小王装模作样地借银幕的反光认真审视了好久,才把身份证归还秃顶,一边嘟嘟哝哝:“真像,太像了,真是奇迹。”秃顶很不屑地“嗤”了一声,再次谅解了小王。
电影散场了,小王一身轻松,对小梅吹嘘起来:“怎么样,该信得过我了吧?”没想到小梅却说:“急什么,没完呢,你能再给他一巴掌吗?”这时候,他们已经走到电影院外面,通明的灯火,那位秃顶就站在他们身前的下一层台阶上。在灿烂的灯光照耀下,那秃顶闪闪发亮。小王的脸一下子拉得像长长的苦瓜,嗫嚅说:“你这不是要我的命吗?”小梅看着他那副可怜相,不再说什么,冷冷地哼一声,就走开了。小王一把拉住她:“别走,我听你的就是。”接着就是前面那倒霉的秃顶挨了第三巴掌。秃顶这一次没有别的选择,只有跟小王拼命了。小王却欢天喜地地叫起来:“老赵哇老赵,你原来站在这里。刚才在里边我没认清,拍了别人两巴掌。”
这故事似乎有些无聊,却有道理在其中:那些看来无法做到的难事,只要善动脑筋,就有办得到的可能。
[点评]“智慧”是个抽象的话题,而作者却能凭着想象能力化抽象为具体,用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说明凭着智慧,化难为易的道理。此外,在塑造人物上也很有特色,只写小王拍秃顶三巴掌,便使小王这个善动脑筋的机灵鬼的形象跃然纸上。
19.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泪则是窗户内永恒的风景。
眼泪是情感的升华,是激动时的特殊语言;
眼泪是脆弱的自白,是心灵被击破后的碎片……
还记得珍藏在记忆中的那颗晶莹的泪珠吗?兴奋的,喜悦的,委屈的,伤心的……请以“眼泪”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哭,是人类最崇高的情感,眼泪是人类最高贵的客人,当她不期而至的时候,往往是我们的心弦被拨动的时候。每一种眼泪都是真挚的,无私的,动人的。她是对苦难的悲悯,是受馈后的感激,是奉献后的幸福,是充满希望的喜悦。当眼泪悄然而来的时候,请不要把她擦掉,因为她标志着你还是一个高贵的生命。你写以将撷取生活中情感的浪花,以日记、书信、散文的形式,叙写一段伴着泪花的真情故事;也可以对生活过滤提纯,探究生活背后的心灵奥秘,写议论为主的杂感。
[例文]
眼泪中的中国文化
何晓明
你给我一滴眼泪,我就看见你心中的全部海洋。——题记
我说中国的文化一半是浸在海水中的,咸涩的焦灼,凄苦的迷离,构建了华夏的高阁。
回望历史,我们无法不直视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无法躲避他们脸上长流的泪。那泪,是一种包含,包含了人生诸多的坎坷,包含了时代留下的痕迹,包含了中华文明蹒跚的脚步。
你看,李煜总在哭,哭声中是他渴望朱颜改的悲哀;陆游总在哭,哭声中是他北国久失的无奈;杜甫总在哭,哭声中是他渴望国强的期待;李白总在哭,哭声中是他一醉千年的姿态。泪,飘洒。你听,苏轼在泪中低吟:“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柳永在泪水里默念:“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泪,表达了千种风情。
我听到阮籍呼号,“天下无智者,使竖子成名”而穷途而哭,那是魏纷乱的愤恨之泪;我听到李清照低吟“梧桐落,又还秋风又还寂寞”而双泪长流,那是南宋败落的无奈之泪。泪,记录了一个时代。
中国,也许正因为这些泪流满面的感伤文人才有它更为鲜活的生命力。而这些泪,又几经流传,流在后人的眼中。我们无法忘却这些感伤的文人,他们对人世的种种必然丢失不能对之以坦然,对人世必有的缺憾总耿耿于怀,他们无法安宁于生活的定数,然而却既不能战胜世界又不能战胜自己。这样的现实于是只能由泪来承担。
是的,一个又一个,一代接一代,悄然而来,溘然而逝,终于流下了风雨飘摇中的身影,流下了永不干涸的泪,而对无数的后人来说,则是流下了一个长久的永远的标志,一个属于东方的文化情结,一个不息地祈祷着昌盛的记忆。泪,于是化为血液,流动在文化的全身,泪,于是成为烙印,镌刻着中华的文明;泪,于是折射着一种永恒的文化流转。
我总是这样想,在这个年代,我们不怕笑容的消亡,而是害怕在泪眼中无法了悟人生,了悟中国的文化。泪,不只是一种实物的液体,而我们应清楚地明白,泪是一种精神的包含,在那里,我们可以看见一切的一切。
原来,小小的一滴泪,却滋润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原来,小小的泪滴,我们看见过去与未来。
[点评]立意独具慧眼,从小小的泪滴中,折射出中国文化的感伤史。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样式,开头总说“泪,是一种包含,包含了人生诸多的坎坷,包含了时代留下的痕迹,包含了中华文明蹒跚的脚步”;主体部分发掘历代著名文人泪水的情感含量,升华泪水的文化价值;结尾总括全篇“小小的一滴泪,却滋润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