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
带上自信上路
王永
在生命的河流上掌舵,左右自己的不是涌浪迭涛,而是心头矢志不变的罗盘:自信。 ——题记
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是啊,梦想成功的青年,面对险象环生的生活海洋,只有带上自信,满怀希望,才能扬帆破浪,从暗夜和昏黑奔向晨曦和黎明,从险滩恶水驶向碧水蓝天------
听一听潘多和小泽征尔的故事,或许你会增长几分自信。
刺骨的寒风夹着雪花和冰凌无情地打在脸上,稀薄的空气让人窒闷,脚下的岩石滑而峭峻,潘多再一次从那块巨石上滑了下来。就快到峰顶了,队友们都翻过了巨石,就剩潘多一个了。作为唯一的女队员,她并不认为比别人脆弱,她相信自己定能登上珠峰之巅。队友们也都鼓励她。她脸色发紫,气喘吁吁,但她又一次攀住了岩石,咬紧牙关,一点一点------潘多翻过了巨石,和队友们一起登上了峰顶,立在雪中,她感到不尽的骄傲和自豪。
自信给潘多以力量,给潘多以克服困难的勇气,让她以巨大的毅力冲破层层险阻,翻过巨石,登上了世界最高点,实现了梦想,成就了历史上的那次壮举。
著名音乐家小泽征尔也是一位在自信中获得成功的典范。在一场国际音乐指挥大赛的决赛上,前两名选手在指挥过程中都出现了一小段不悦耳的演奏,但都“认真”指挥过去了,还抱歉地向裁判席欠身微笑。小泽征尔是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登上指挥台的。演奏十分顺利的进行着,跟前两位一样,他忽然看到乐谱上有一小段不和谐。他试着指挥,但终于停下来,问裁判席上的人是否弄错了,裁判冷眼相待:“请继续演奏,这是最权威的乐谱!”小泽征尔又试着指挥,但终于又停了下来,说是乐谱搞错了,裁判警告他不可傲视权威,他却坚定地喊道:“不!这一定是弄错了!”这时,裁判都站起来,热烈的鼓掌,恭喜小泽征尔,获得了大奖。
前两位指挥家难道没有发现错误吗?然而,成功只垂青于小泽征尔这样有自信的人。
面对珠峰,潘多用自信翻越;对面“权威”,小泽征尔用自信质疑。让我们踏着他们的足迹,身披一袭灿烂,心系一份挚着,带上自信上路,用实力踏平坎坷走向光明!
[点评]文章用受迪生的话引出中心论点——自信是成功的秘诀。主体部分用小征泽尔凭自信挑战权威,番多凭自信翻越高峰两个事例,,两层之证形成一种强势的并列,共同证明中心论点,结构严密,中心明确。新颖的标题、醒目的题记、亮丽的开头,是作者精心打造的亮点,收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13.题目:在门口徘徊。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在门中徘徊”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写前首先弄清楚“门”的含义,它既可以指房屋、车船上的具体的出入口,也可以指抽象的生活之门、理想之门、生命之门等等;“徘徊”一词耐人寻味,要深刻理会其意趣,写作中要深挖徘徊的原因,如果写记叙类的文章,要着重写出“徘徊”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借此活化人物。
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选定适合写作这个话题的材料和文体。根据这个话题材料的情况,可以写一个在门口徘徊的故事,故事内容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可以记叙别人的事,甚至可以虚构。擅长思辨的同学可以议论文,在“生活之门”、“理想之门”、“生命之门”这些较小的角度中,写出对“理想的追求”,或对生命的凝重的思考。
[例文]
在门口徘徊
何一生
董萧僵硬的手从空中坠落。
“怎么了?”楼上下来一位老奶奶,“哦,是不是找不着门铃?在这里呢,我帮你按!”
没等呆立的董萧解释,门铃响了,“叮咚,叮咚------”可是没人出来。
“奇怪,年三十也不在,准是到酒家吃团圆饭了!”
董萧一片空白------
“这样吧,孩子,我帮着收下,给,这三十块钱够不?”
董萧把蛋糕递给老奶奶,取了钱转身便跑。
从店里出来时已过了六点,董萧推出车,朝家里疾驰。
到了,他跳下来,连气也来不及喘一口,就伸手摸摸口袋里的八十块钱,还在。
华灯初上,的确是比平时灿烂许多,毕竟是除夕。
突然,不知怎的,董萧鼻子一酸,昂着头,天是那样黑,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
“这孩子,六点半还不回来。”
“要不我去找他,他一个人在外挣钱也不容易,说不定就在回来的路上。”
“是呀,叔叔阿姨,你们别担心,他很快就会回来的。”
“难得他有这么好的同学!我知道,平时你们老朱一家就很关心他,现在这大过年的,又是阿震的生日,你们还来和我们一起过,真是------”
倚在自己的门边,董萧又仰起了头,天依旧是黑色的,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
他鼻子一酸低下了头,喉结不断的打着滚,泪眼中,周围的灯似乎多了起来,也亮了许多,红的蓝的黄的,密匝匝的拥了过来,似乎看到了蛋糕,看到了祝福的烛焰在微风中舞动着,飘逸着,还看到朱震在微笑中向自己走来------
晚风拂过,暖暖的。
除夕真好,灯真亮。
[点评]作者把故事置于除夕这个亲情倍浓的节日中展开,既写少年董萧除夕之夜出门打工的辛酸,又写朱震一家上门送来的暖融融的亲情可赞。“在门口徘徊”里有生活的艰辛,有人间的真善和友爱。文章采用“巧合”手法,在简短的故事中,几兴“波折”,可谓“尽水兴波”的典范。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