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频道 > 写作领航

应对高考语文写作三点建议

http://www.19mini.cn   2010-04-07 来源:杭州新东方学校 作者:赵松涛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高考的所有考试中,毋庸置疑,语文的作文是最重要的单项板块。一篇习作,八百余字,很有可能决定十年寒窗是否能一朝功成。 语文作文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值高。

高考的所有考试中,毋庸置疑,语文的作文是最重要的单项板块。一篇习作,八百余字,很有可能决定十年寒窗是否能一朝功成。

语文作文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值高。60分,单项版块之最;

二、时间长。平均习作时间50分钟,单项版块之最;

三、难度大。作文的题型繁多,出题范围广。而学生往往不能准确把握命题思路。导致行文时立意出现明显偏差,从而严重失分;

四、对于考试心理有极大意义。语文是高考中的第一科,而写作顺利与否,往往决定了考生接下去几科考试的心情和状态。很多考生因为写作不顺心,直接影响了接下去科目的发挥。  

那么,针对如此重要的语文写作,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一、注重平时的样板储备。高考作文,无论命题老师的出题意愿为何,不可否认,已经成为了一种样板文章,套路文章。所以,尽管和作文的教学初衷有所违背,但就考试而言,平时多准备一些语言优美的“样板文章”,也未尝不是一个稳妥的办法。例如,浙江省09年的高考作文材料: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无论我停在哪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

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

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因为材料是讨论的是绿叶与根的关系,所以如果考生平时习作中有准备到类似“感恩”这类的话题,相信在考场上一定能落笔有神。事实上,平时准备“样板文章”的过程,就其本身也是一种学习,只要不涉及抄袭、套作,本也无可非议。

二、多练习作文立意的挖掘。高考作文,无论是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命题作文,都能在立意上深刻挖掘。比如上述材料,考生若能将立意挖掘到“感恩”层面,我认为还是不够深刻、准确的。材料中的绿叶与根的关系,仔细品味,不正象征着志向宏远的旅人和故土的关系么?旅人虽然离开故土,然而却心系故土。于是,淡淡的乡情便跃然于材料中字里行间。而承载着这份乡情,围绕着“造福四方同等于回报家乡”的立意,相信考生定能在深挖立意的基础上,写出漂亮的文字来。而挖掘立意的能力,是需要通过平时的训练和一定的技巧方法,一步步积累起来的。所以,我建议学生平时多注重这个方面系统性的训练。

三、多观察多体味生活。2009年浙江高考的作文材料,实际上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首歌的歌词。可见,命题老师在作文的命题上充分体现了“文章源自生活,反映生活”的逻辑。而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平时多品味生活。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灯”我们平时都看得见,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小小的“灯”中包含的情感呢?“灯”可以发光,是指引,引申出追求光明,追求真理的情感;“灯”通电时同样会发热,而随着年岁的久远,也会变得暗淡,引申出“红烛精神”,奉献精神。一盏小小的“灯”就蕴含着如此饱满、多样的情感,可见,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素材库。这个素材库不在别处,就一直在我们身边,只等着你去发掘。

以上是我个人对怎样准备写作的一些建议,至于具体而微的方法于此就不再细谈,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帮助到你们。

作者简介:

赵松涛,杭州新东方学校中学部教师。长期研究语文教学,对于作文和阅读命题趋势有独到、准确的理解。自创“情感通吃法”同时适用于作文立意,以及现代文阅读情感判读。自创“标志意象判断法”能准确理解古诗词,将其化繁为简。自创“习作美化5部曲”能顺利解决中学生写作文时语言贫瘠,思路单一的诟病。让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语言的突破性飞跃。

学习格言: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