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作者借百川归海、一去不回来...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神龟的寿...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①,竹中窥落日②。 鸟向檐③上飞,云从窗里出。 注释 ① 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② (ku欤捍臃煜吨锌础? ③檐(y醤):房檐。 山际见来烟, 山际:山与天相...
【观书有感】(其一) (朱熹) 半亩方塘①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②。 问渠③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④来。 【观书有感】(其二)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
学习古代汉语,当然应该首先学习语音、语法、词汇这三方面的知识,还要懂得一点古代文化常识。这些一般教师都是比较重视的,教材也有充分的介绍。但仅有这些还不够,还必须知道一些...
一、初见面之人问姓,曰贵姓,问名,曰台甫。自说姓曰敝姓某,说名曰草字某某。 二、有亲戚世交者,应各以其名分彼此相称。普通称人曰先生或某兄,自称曰弟。老者长者,称曰老先生,...
1.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 2.虽趣舍万殊 。(趣,通趋,往,取) 3.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犹如,如同) 4.举酒属客。(属,通嘱,劝酒) 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
(一)什么事通假字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狭义的...
1.得无:表示反诘的语气。译为:莫非,莫不是。 2.否则:是两个词,否:不是这样,不然;则,相当于就。 3.然后:是顺接连词,可译做这样以后,或者之后。 4.然则:可译为既然这样(如此...
一、而 r 1.连词。 (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①:蟹六跪而二螯。例②:北救赵而西却秦。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表承接:可译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