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欲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即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孟子名_______,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蹴尔而与之( ) (2)是亦不可以已乎( )
3.本文谈的是“舍生取义”的问题,可作者开篇并不是说“生”和“义”,而是先写“鱼”和“熊掌”,试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在孟子看来有的人会成为“贤者”,为人敬仰,而有的人会被人摒弃,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5.文中作者告诫人们不应“失其本心”,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怎样才能不失“本心“。
【参考答案】
1.轲
2.(1)踩踏 (2)停止
3.运用比喻和类比的写法,“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自然引出论点,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4.“贤者”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固守道义,不为利动、不为势屈,勇于践行“舍生取义”。而有些人会被摒弃,是因为丢失了人的天性和天良或“贪生辟死”而丧失原则,或见利忘义,做趋炎咐势之事。
5.示例:在生活中,有的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为了自己能够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而见利忘义,这就是“失其本心”。不失“本心”应该做到: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保持人的本性,去恶扬善,勤俭节约,居安思危。如当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要挺身而出,捍卫正义。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