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我过也
晋①中行文子②出亡③,过于县邑④。从者⑤曰:“此啬夫⑥,公之故人,公奚⑦不休舍⑧且⑨待后车?”文子曰:“吾尝⑩好音(11),此人遗(12)我鸣琴(13);吾好(14)珮(15),此人遗我玉环;是振(16)我过(17)者也。以求容于我者,吾恐其以我求容(18)于人也。”乃去之(19)。果收(20)文子后车二乘(21)而献之其君矣。(出自《韩非子·说林下》)
【注释】
①晋:春秋时晋国。
②中行文子:晋国大臣,即荀寅。中行,复姓:文子,谥号。
③出亡:逃亡在外面。
④县邑:县城。
⑤从者:随从的人。
⑥啬夫:本指农夫,后用作小官名。
⑦奚:为什么。
⑧休舍:休息住下。
⑨且:连词,又,也。
⑩尝:曾经。
(11)好音:爱好音乐。
(12)遗(wèi)):赠送。
(13)鸣琴:使物体发声称鸣。
(14)好:爱好。
(15)珮:通“佩”,古人系在衣带上的饰物。
(16)振;这里是助长的意思。
(17)过:过失,过错。
(18)求容:求得容身。此指求取(别人)喜欢。
(19)乃去之:于是离开了县城。去,离开。
(20)收:拘捕。
(21)二乘(Shèng):两辆车。乘,车辆。
【译文】
晋国的中行文子(荀寅)逃跑出来,经过县城。随从的人问道:“这里的主管,是您的老熟人,你为什么不在这里休息一下,同时等等后面的车?”文子说:“我曾经喜爱音乐,这个人就赠给我琴;我喜爱饰物,这个人就赠给我玉环。这是助长我的过错啊。从前他故意来迎合我,我现在正怕他拿我取悦于别人呢!”于是,文子离开了那里。(主管)果然拘捕文子落后的二辆战车,献给了他的新主子。
【阅读理解】
1.中行文子不肯住宿县城,原因是:
“吾恐其以我求容于人也”。即“故人”只会投合他人来求取好处,而不会规劝别人改过。中行文子怕他也会用以前的方法去向别人求取好处。
2.启示:①看人识人不能只注重表面,而应该看清他的实质。②有些人的所作所为带有功利性,不能为求好处丧失做人底线。③讨好别人,助长自己过错的人,不可依赖。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