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1)碧水边青山矗立,夕阳下有人渡江。(3分)(2)喜悦之情。(2分)
2.(1)“心闲”,表层是悠闲,深层则是苦闷、失意。(或答:初始尚有悠闲心境,但想起际遇,则苦闷、无奈。)(2)“欲沾巾”,表现出眷恋京城、渴望再得任用的心理。(3)“心闲”与“欲沾巾”并不矛盾,心闲更衬内心的苦闷。(每点2分)
7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日闲居
徐通
草阁春方暮,柽①阴日未斜。
蜗涎分断壁,莺语并邻家。
曲坞藏修竹,轻云覆落花。
卑栖②有至性,长此卧烟霞③。
【注】①柽(chēng):即柳树。②卑栖:居于低下的地位。③烟霞:山水胜境。
1.第二联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诗人是如何写的?(4分)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参考答案:
1.蜗牛爬过的断壁上,留下银白色的蜗涎,深黑的墙壁被划分为二。院内院外,一片莺啼之声。这是一幅美妙静谧的山村暮春图景。(2分)此联使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先写“蜗涎”之静,后写“莺语”之动,以静显动,以动衬静。(2分)
2.尾联用“卑栖”“至性”“长此”“卧烟霞”等表达自己甘于淡泊、出尘拔俗的志趣和愿意永远过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的情感。(4分)
8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别离
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诗人简介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改变了送别诗缠绵难舍的老调,显得别具一格。
B.“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通过对比写出了充满豪情的离别者形象。
C.“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总束前文,点明离别不值得感叹的原因。
D.此诗通篇抒情,格调高昂,境界雄奇。“带情韵以行”,给读者以壮美的感受。
2.简析:颈联“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在诗歌中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
1.D(3分)
2.共4分。承上启下(2分)。“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本意是说,毒蛇咬手后,为了不让蛇毒攻心而致死,壮士不惜把自己的手腕斩断,以去患除毒,保全生命(1分)。这一联,紧扣“离别”,更为尾联题旨升华蓄势(铺垫)(1分)。
8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书边事①
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②。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①唐朝自肃宗以后,河西、陇右一带长期为吐蕃所占。此后,因民众起义及吐蕃将领降唐,其地又全归唐朝所有。本诗大约写于此时。②“梁州”,当指“凉州”。地处今甘肃省内,曾一度被吐蕃所占。王昭君的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与凉州一东一西遥遥相对。
1.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断”字,将“调角”与“清秋”融而为一,渲染了声色并茂、深广清幽的意境。
B.颔联中作者的视线从青冢又移到凉州,此时夕阳西下,余辉一片,一派日丽平和的景象。
C.颈联“穷边”二字,写出了西北边塞因长期战乱而造成生产废弛、民生凋敝的凄凉景象。
D.本诗运用了虚实结合、对比映衬等多种艺术手法,抒写诗人于边关的所闻、所见、所感。
2.请结合诗句,分析“倚”字的妙处。(4分)
3.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对尾联进行赏析。(4分)
4.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