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频道 > 文言文解析

2016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题之唐诗鉴赏100例[答案]

http://www.19mini.cn   2015-10-03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唐诗鉴赏100例 目录 1.罗邺《早发》2.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3.王绩《野望》4.包佶《再过金陵》 刘翰《石头城》5.贾至《春思》6.钱起《山路见梅感而有作》7.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8.姚合《闲居》9.严武《军城早秋》

1.诗的颔联和颈联中,景和情是如何有机地联系起来的?请做简要分析。

2.诗的尾联以景结情,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言外之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

1.颔联写万里江天,极其阔大,侧重写景;颈联写乡思难遣,仕途不遇,侧重抒情。境界的阔大壮美,触动了诗人的身世之感和故国之思,从而情因景生,景以情合

2.尾联诗句的言外之意在于抒发诗人不被理解的悲愤郁闷、壮志难酬的慷慨不平。湘江沿岸,正是屈原足迹所到之处。屈原身处逆境,尚有一渔父与之对话;而现在诗人的情况却是渔人看见他竟不与之言语,自管吹着长笛回岛去了。诗人不被理解的悲愤郁闷、壮志难酬的慷慨不平,都一一包含其中。

参考译文

阴云笼罩,我泊舟停行,就宿在湘江,

深夜,我像刘琨一样起舞弄剑于江旁。

万里秋风吹拂遍地的芙蓉树,

暮雨浇淋着薜荔丛中的村庄。

看到橘柚,使我难以忍受对家乡的思念,

身处异地,谁又会把一个游子放在心上?

就连渔夫见我也不寒暄相问,

吹一声长笛回到自己的岛上。

 

6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赠少年

温庭筠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注】淮阴市,暗用“淮阴市井笑韩信”的典故。

1.“月照高楼”与 “月上柳梢”、“晓风残月”中的“月”分别有什么意味?(3分)

2.清代徐增认为温庭筠此诗是写其“不遇”和“侠气高歌”。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共3分)“月照高楼”中的“月”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豪气(1分),“月上柳梢”中的“月”极尽缠绵之意(1分),“晓风残月”中的“月”含有悲凉之情(1分)。

2.(共4分)我同意这种说法。“酒酣夜别淮阴市”一句借用淮阴侯韩信的少年不得志时贻笑于淮阴一市的典故(1分),暗写诗人才华出众,素有大志,但因恃才傲物,不为世用(1分)。“别”字寓有以韩信的襟怀抱负期待自己,向昨天的耻辱告别之意(1分)。“月照高楼一曲歌”一句和少年以壮志共勉,表达一种豪放不羁的情怀(1分)。(如果答“不同意这种说法”的,自圆其说也可。但最高得分不超过3分。)

参考译文

江湖漂泊,与君相逢叹晚,却苦离恨太多,(江海相逢客恨多,)

黄叶飘飘,洞庭风起,心海涌波。(秋风叶下洞庭波。)

知音酒不醉,夜别淮阴,祝君成功如韩信,(酒酣夜别淮阴市,)

月照高楼,心绪慷慨,共唱一曲人生《大风歌》。月照高楼一曲歌。)

 

6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⑴中夜:半夜。值:碰上……的时候。

⑵觉(jiào):睡醒。繁露:浓重的露水。

⑶临:面对。西园:指诗人住房西面的菜圃。

⑷东岭:指住处东面的山岭。

⑸泠泠(ling 灵):形容声音清越。

⑹逾(yú 余):更加。

⑺时一喧(xuān 宣):不时叫一声。

⑻倚(yĭ 乙):斜靠着。楹(yíng 营):房屋的柱子。旦:天明、天亮。

⑼言:说。

1.请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月”“泉”“鸟”的作用。

2.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3.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请扼要回答。

4.请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坠” “泉响”“鸟喧”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5.诗中哪个词最能明显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其有如此情感的原因(4分)

6.简析这首诗颔联的意境。(3分)

7.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联系本诗意境加以分析。(3分)

8.结合全诗看,这首诗是如何写出诗人的“寂寞”的?(4分)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