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频道 > 文言文解析

2016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题之唐诗鉴赏100例[答案]

http://www.19mini.cn   2015-10-03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唐诗鉴赏100例 目录 1.罗邺《早发》2.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3.王绩《野望》4.包佶《再过金陵》 刘翰《石头城》5.贾至《春思》6.钱起《山路见梅感而有作》7.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8.姚合《闲居》9.严武《军城早秋》

2.①以景作结,读来蕴藉含蓄,耐人寻味。②以动衬静。描绘了暮色苍苍中翠色千重的山林美景;而荡漾山林、经久不息的钟声,又给这幽深秀丽的山林增添了静谧的气氛。③从色彩和声音(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景。“连”字把听觉形象“钟声”与视觉形象“翠微”彼此沟通起来,传达出诗人流连忘返、迷恋山林的独特而又自然的感受。注: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如有其他理解,并能自圆其说,也当酌情给分。

 

59.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裴给事宅白牡丹

裴磷①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惜牡丹花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①。

【注】①裴磷一生历唐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史称“以道义自处,事上尽心,尤嫉朋党,故不为权幸所知。”②把火:手持火把。

1.裴诗塑造了白牡丹怎样的形象?请简要赏析。(4分)

2.这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裴诗主要塑造了白牡丹超凡脱俗,幽雅高洁的形象。(2分)诗中通过富贵之人争相欣赏紫牡丹与无人欣赏白牡丹的对比,正是这一动一静、一热一冷的对照描写,从侧面衬托出一株冰清玉洁,却备受冷落、无人欣赏、孤独凄清的白牡丹形象。(2分)

2.裴诗通过对月夜之中和冷露点缀之下的白牡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白牡丹的赞美和同情。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以及对怀才不遇者的感叹。(2分)白诗表现了诗人对牡丹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月易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2分)

 

6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高荷

元稹

种藕百余根,高荷才四叶。

飐闪碧云扇,团圆青玉叠。

亭亭自抬举,鼎鼎难藏擪①。

不学着水荃②,一生长怗怗③。

【注】①擪,音yè,按、压。②荃,一种水草。③怗,音tiē,安定,安宁。

1.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将藕与荷并写,“才”字感喟颇深,可见高荷难得。

B.“飐闪”写风吹叶动之状,以“扇”喻荷叶,生动贴切。

C.荷叶因风力的抬举而亭亭玉立,故而别有一番娇美风姿。

D.荷虽有“圆”、“青”等特点,但作者强调的是其“高”。

2.诗歌最后两句写了“荃”的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与“荷”有什么关系?请简答。(4分)

参考答案

1.C(“风力的抬举”不确,应为“自抬举”,自己勉力挺拔向上。)

2.写了“荃”贴近水面(或:着水、低矮),因而一生安宁;写“荃”是为了反衬“荷”,突出“荷”的高举以及因“高”而会遭到外力打压的特点。

 

6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舟次彭泽

李中

飘泛经彭泽,扁舟思莫穷。

无人秋浪晚,一岸蓼花风。

乡里梦渐远,交亲书未通。

今宵见圆月,难坐冷光中。

1.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4分)

2.作者在诗中流露出的感情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反衬(衬托)。(1分)以圆月之圆满,反衬自己的孤独,十分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了作者当时的处境,(2分)显示出了诗人的孤独无助。(1分)

2.①孤寂之感,诗人扁舟漂泛江湖,羁旅天涯,停泊在荒寂这地,孤寂之感油然而生;(2分)

②思乡之愁,诗人漂泊异乡,又见明月,睹月思人,月愈圆,情愈浓。(2分)

 

6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风筝

高骈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是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1.下列对《风筝》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3分)()

A.古时候的“风筝”可以发出响亮的声音。

B.“宫商”是指风筝的声音就像音乐一样。

C.“信任”、“依稀”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

D.“风筝”的声调在风中总是高低变化的。

2.综合分析这首诗及下面的相关资料,简要介绍风筝出现的时间及得名缘由(可以引用资料但不要照抄)。(4分)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