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频道 > 文言文解析

2015年中考课内文言文专题卷

http://www.19mini.cn   2015-06-01 来源:盘石镇民族学校 作者: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决战2015中考复习 课内文言文专题卷 《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4.翻译下列语句。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中齐威王和邹忌个性鲜明,你更欣赏哪一位,说说你的看法。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形、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固:  ②已: ③易: ④亡: ⑤许: ⑥荷: ⑦苦:

2.选出下列句中的“于”与“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中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 )

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B.皆以美于徐公

C.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君之力 扶苏以数谏故 B.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 而山不加增 义不杀少而杀众 D. 告之于帝 皆以美于徐公

4.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A.惩山北之塞(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 B.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运到哪里去呢)

C.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D.曾不若孀妻弱子(你曾经不知寡妇孤儿)

5.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本文是古代寓言,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大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B.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说的话角度不同,但都对移山持否定态度。

C.愚公是有远大的抱负,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古代劳动人民形象。

D.“杂然相许”,表明移山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6.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愚公”和“智叟”的命名,突出了愚公的大智若愚,讽刺了智叟了鼠目寸光。

B.本文采用神话结尾,主要是宣传轮回报应的迷信思想。

C.写智叟的“笑”,写出了智叟自作聪明的神态;而写愚公“长息“,则写出了愚公因移山艰难而愁苦的样子。

D本文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法,目的是突出智叟的愚蠢和京城氏之子的幼稚。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

B. 愚公在对智叟进行反驳时,信心百倍,理由充足,以“人无穷”而“山有尽”的道理,说得智叟哑口无言,无力回击。

C. 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 “愚公 ”,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D. 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

8.读了这则寓言故事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