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子·固定结构
固定结构,即固定的文言句式,又称固定句式,它是由几个文言虚词搭配而成的固定形式。了解一些固定结构,有助于理解句子的含义以及作者所表达的的思想感情。
固定结构 |
解 释 |
译 |
例 |
不亦……乎(哉、邪) |
表示委婉的反问 |
不是……吗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
岂……乎(哉、邪)/独……乎(邪、哉)/庸……乎/宁……乎 |
表示反问 |
难道……吗/哪里……呢/怎么……呢 |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史记·项羽本纪》) /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
无乃……乎/得无……乎(耶、邪)/岂……乎(哉、邪、欤) |
表示推测或商榷语气 |
莫非……吧/恐怕……吧 /大概……吧 |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殽之战》)/日食饮得无衰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 |
其……乎(也、欤、邪、矣、哉) |
表示表示推测、祈使、反问、感叹等 |
大概(恐怕、莫非)……吧/还是……吧/难道……吗/真……啊 |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左传·殽之战》)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左传·僖公七年》)/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志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
奈……何/如……何/若……何 |
用来询问办法 |
对……怎么样/把……怎么办 |
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晋文)公曰:“若楚惠(楚国从前的恩惠)何?”(《城濮之战》) |
谁……者 |
表示疑问 |
谁……呢 |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史记·项羽本纪》) |
何……为/曷……为 |
表示反问 |
为什么……呢/…做什么呢 |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本纪》/古之人曷引天(天命)为?(刘禹锡《天论》) |
何以……为/奚以……为/何用……为/奚用……为/安以……为 |
表示反问 |
要……做什么呢/为什么要……呢/哪里用得着……呢 |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书·霍去病》)/人而已矣,奚以名为?(《列子·杨朱》)/且使鬼神无知,又何用庙为?(《汉书·元后传》)/吾得一人,而一国盗为尽,奚用多为?(《列子·说符》)/世方乱,安以富为?(《三国志·温恢传》) |
何故……为 |
表示反问 |
为什么…呢 |
何故怀瑾握玉,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
何……之…… |
表示反问 |
……什么……呢? |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商君书·更法》) |
……孰与…… |
表示比较性疑问 |
×与×比,哪个…… |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
与其…孰若…/与(与其)…宁(无宁)… |
表示取舍关系 |
与其……怎比得上……/与其……不如… |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 礼,与其奢也,宁俭。 (《论语·八佾》) |
纵……宁……/ |
表示让步关系 |
即使……难道…… |
生纵不能与郗郎同室,死宁不同穴?(《世说新语·贤媛》) /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史记·项羽本纪》) |
且……且……/载……载…… |
表示并列关系 |
又……又……/一边……一边…… |
(高祖)见信死,且喜且怜之,问信死亦何言。(《史记·淮阴侯列传》) /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诗·采薇》) |
其……其…… |
表示选择关系 |
是……还是…… |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
唯……是……/唯……之为…… |
表示宾语前置 |
只……(动词+名词) |
唯予马首是瞻。(《冯婉贞》) / 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唯奕秋之为听。 (《孟子·告子上》) |
以……为…… 为……以…… 用……为…… |
表示意谓、处置等意义 |
认为……是……/任用……做……/把(用)……作(为)…… |
百姓皆以王为爱(吝啬)也。(《孟子·梁惠王上》)/以安国侯王陵为右丞相。(《史记·陈丞相世家》)/必以先王之法为比(准绳)。(《韩非子·有度》)/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墨子·法仪》)/梁人也,用铁冶为业。(《史记·货殖列传》) |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