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频道 > 文言文解析

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课外文言文汇编:事理探究篇

http://www.19mini.cn   2012-08-20 来源:迷你语文网 作者:晴雪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课外文言文汇编:事理探究篇

义犬

潞(lù)安①某甲,父陷狱将死。搜括囊蓄,傅百金,将诣郡关②说。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呵逐使退。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某下骑,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视犬已远,乃返辔(pèi)疾驰,抵郡已暮。及扫腰橐(tuó)③,金亡其半,涔涔(cén)汗下,魂魄都失,辗转终夜。候关出城,细审未途。又自计南北冲衢(qú)④,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逡巡至下骑所,见犬毙草间,毛汗湿如洗。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感其义,买棺葬之,人以为义犬冢(zhǒng)云。

(选自《聊斋志异》 有删减)

【注释】①潞安:县名。②郡关:州府。③橐(tuó):钱袋。④冲衢:交通要道。

【2012年浙江省嘉兴市】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既走,则又从之( )

(2)犬始奔去( )

(3)返客疾驰( )

(4)金亡其半(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又自计南北冲衢,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

 

3.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义犬的“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义犬》

1.(1)已经。(2)离开。(3)快速。(4)丢失。

2.(他)又想到(来路)是南北交通要道,来往的行人像蚂蚁一样多,丢失的银两(钱财)哪有存在的道理!(意对即可)

3.紧随主人,打骂它都不回;为主人寻找丢失的银两,竟累死在草丛中;临死也不忘用身紧护主人的银两。 (答出两点即可)

《义犬》翻译 :山西潞安有个人,他的父亲遭人陷害被关进监狱,快要死去。为了救父,他搜集家中所有的积蓄,一共有一百两银子,准备到郡府里游说,打通关节。他骑着骡子急匆匆地出了门,这时,他家里养的一只黑狗跟着他。忐忑不安的他连忙喝斥狗,要它回家,但他一走,狗又跟上来了,用鞭子驱逐它也不回去。狗跟随他走了几十里路,他下了骡子,快步走到路旁解溲(sōu),解完后扔石头打狗,狗这才跑走。他看狗已经走远,才又骑骡飞奔,到郡府时天色已晚。他一摸腰里的袋子,发现银子丢失了一半。他急得像掉了魂似的,辗转反侧了一整夜。忽然,他想到狗叫一定有原因。等到开关出城,仔细地查看来时的道路,又暗自想这条路是南北的交通要道,行人像蚂蚁一样多,丢失的银子哪里还有存在的可能呢?他犹犹豫豫地走到下骡子的地方,见黑狗死在了草丛里。他提起狗耳一看,发现那包银子就在狗的身子下面。到这时,他才明白狗咬骡子的缘故。他很为它的义气所感动,便买口棺材葬了它。人们说这是义犬的坟墓。

哀溺文

永①之氓②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④之溺大氓⑤者乎?

【注释】①永:唐代地名,今永州。②氓:民,百姓。③寻常: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这里指平时。④大货:非常多的财物。⑤大氓:有钱有势的人。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