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频道 > 文言文解析

中考文言文复习梳理:鱼我所欲也

http://www.19mini.cn   2012-04-02 来源:迷你语文网 作者:飞雪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人教版语文九下文言文复习梳理:鱼我所欲也 一、文学常识 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里作者又运用了对比论证,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而无论哪个与“义”字比较起来都是次要的,于是两次举例论证的运用,是从正反两方面再次证明了“舍生取义”这一论点。

第三层(14句):归纳本节,照应开头。本心是指“我固有之”的“羞恶之心”,是“义”,是“善”的本性。

(三)艺术特色

1.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

2.排比的使用(13句)加强了气势,增强感情,显出义正词严,理直气壮之意。

3.比喻的使用使深刻的道理被说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

4.大量对比的使用,让人印象深刻、说服力强。

四、典型题解

(一)填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开头以"鱼"和"熊掌"为喻,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写出原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3、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5、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6、《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7、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8、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9、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二)问答:

1、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_在人生道路上,会面临许多重要的抉择,我们应以“义”为重,为了维护它,要不惜做到“舍生取义”。

2、从孟子的观点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答:要敏于思考,善于选择,道义比生命更重要。

3、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答: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议论正题做好了铺垫。

4、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答:比喻论证、用全和熊掌作比喻,论证对生与死的抉择;举例论证:用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的事例论证义重于生的观点;对比论证:用向与对待一箪食一事烦不烦的不同作法进行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用讲道理来论证为何要舍生。

5、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答: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6、能概括本文全篇大意的句子是哪一句?

答: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一而取义者也。

(三)简答:

1、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

答: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

2、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重要性,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答: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于国于民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

3、有人说:好死不如赖活着,结合本文的学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对“乞人不屑蹴尔而与之的食羹”的作法,你有何评价?说出理由。

答:如:我赞同气人的做法为促使人格和尊严即为了义宁可饿死也不接受蹴尔而与之的食物;(或:我不赞同气人的作法,大丈夫做事以屈能伸,如越王勾践背负亡国之耻,卧薪尝胆,终成霸业。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