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醉翁亭记》选自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是宋代文学家。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醉翁之意( ) (2)得( )之心而寓( )之于酒也 (3)树林阴翳( )
3.用原文语句回答。
(1)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醉乐统一,突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①段中写了哪些景物?按由远到近的顺序排列出来。
5.选文②段中写禽鸟之乐的作用是什么?
6.《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四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亲荻秆画地教读,请你写出一二则中国历史上有关母亲精心教育儿子的典故,并用一句话加 以评价。
【参考答案】
(一)
1.①香花 ②滋长 ③尽兴地喝酒 ④酒杯
2.①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洲人在游玩。 ②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3.滁人游 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 太守醉
4.欧阳修的“乐”是与民同乐,表明他心中有百姓;范仲淹的先忧后乐,忧国忧民,立意更深;五柳先生是一种自得的田园之乐,追求的是独善其身。
(二)
1.①滁人游 ②太守宴 ③众宾欢 ④太守醉
2.背东西的人在途中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3.B
4.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三)
1.醉翁亭记
2.写宴会散,众人归的情景。
3.醉能同其乐
4.人 太守
5.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
(四)
1.欧阳修散文选集 欧阳修
2.(1)情趣 (2)领会 寄托 (3)遮盖
3.(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醉能同其乐
4.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5.衬托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6.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评价:略。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