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频道 > 文言文解析

人教版语文七下《短文两篇》课文导学

http://www.19mini.cn   2012-01-02 来源:迷你语文辑 作者:佚名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一、课文导读 (一)文题诠释 《夸父逐日》是一篇神话故事,是我国最早的神话故事之一,夸父是古代神话人物。 《两小儿辩日》是一则寓言,围绕一个辩字去写的。交代了人物和事件。 (

(二)重点段落导学

1、对第四、五自然段的诠释。

导学:第四段从视觉形象出发,进行设喻,太阳刚刚出来时“大如车盖”,而到正午时“则如盘盂”,从视觉的感受上去判断,太阳在早晨的时候离人近,在正午时离人远;第五段从触觉出发,以早晨太阳刚出来时是清凉的感觉,而到正午时却像把手伸到热水里去那么热,以此作出太阳在早晨时离人远,在正午时离人近的结论。这说明看事物的角度不同,认识也就会有所不同。

2、对第七自然段的诠释

导学:此段是两小儿对孔子的讥笑,如何看待对孔子的“笑”呢?《两小儿辩日》这个故事是编出来的,出自《列子》,《列子》是道家的著作,确实有讥笑孔子的意思(孔子是儒家),但是,我们学习本文,应从文章本身出发,来认识它的思想价值。从本文来看,孔子不能回答一个难题并不能说明他不“多知”。但从两小儿来说,讥笑孔子也是可以理解的。

(三)疑难解惑

如何认识太阳距离地球远近的问题?

导学:早晨和中午的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为什么早晨的太阳看起来较中午时大呢?这是视觉的差误、错觉。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显得大。同样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太阳显得大。而中午太阳高高升起,广阔无垠的天空是背衬,此时太阳就显得小了。其次,同一物体白色的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时,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格外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

中午的气温较早晨高,是否此时的太阳较早晨离我们近些呢?也不是。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等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同时,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温度的凉与热,并不能说明太阳距离地面的远与近。

Ⅴ、类文赏析

类文:

发鸠之山①,其上多柘木②。有鸟焉③,其状如乌,文④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詨⑤。是炎帝之少⑥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⑦于东海。”

                                                               ——《精卫填海》

【注释】①发鸠之山:即发鸠山,山名。②柘木:灌木或小乔木,又名黄桑。③焉:状语,在哪里。④文:花纹。⑤自詨:自呼其名。⑥少(shào):兄弟姐妹中排行靠后的。⑦堙:填埋,填塞。

问题: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发鸠之山(    )      A.jiū  B.zhèn  C.jiù

②溺而不返(    )      A.ruò    B.nì  C.zhōu

③以堙于东海(   )     A.yān  B.mò    C.yīn

④文首,白喙,赤足(   )A.huì  B.yuán  C.zhuó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文首,白喙,赤足(    )    ②溺而不返(    )  ③常衔西山之木石(    )

3、   说说下面句子的内容。

①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

②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①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4、请用简洁的话概括选文的内容。

赏析点拨:《精卫填海》和《夸父逐日》都是远古神话集《山海经》中的名篇。夸父为了追逐太阳而渴死,但他至死没有放弃。精卫也是,因为死在东海而立志填埋东海,终日终年不休。他们坚持奋斗、永不放弃的精神极为难能可贵,也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也是他们能够家喻户晓的原因。

这两篇短文都是中国远古的神话,都表现了远古的人们对于自然的认识,也是他们征服自然的希望和精神的体现。最有特色的就是它们神奇的想像和夸张的表现手法,夸父喝尽黄河、渭水的水还不解渴,事实上一个人是不可能喝光一条河的水的;精卫鸟衔木头、石块填海,也是永远不可能把东海填平的。但是正是这种夸张的描述把夸父和精卫坚持不懈的精神表现到了极致,能够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极大的激励。这样的修辞方法在适当的时候运用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值得学习。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