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文导读
(一)文题诠释
口技是我国民间传统技艺。《清稗类钞》中说:一个人能同时从口中做出各种音响,或数人声口,或鸟兽鸣叫,以供听众欣赏者叫做口技。本文题目就揭示了文章所写的内容及艺术形式。
(二)谋篇立意
全文以时间先后为序,由施屏障始,写口技表演者模拟夜深人静时一家四口被“深巷中犬吠”之声惊醒,复而入睡及深夜“火起”几个场景,间以描写听众的神态动作等反映,到撤屏障止,通过正面和侧面的描写,高度赞扬了口技艺人高超的表演技艺。
(三)层次划分
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表演前的准备和全场的情况。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的反应。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写表演结束时的情景。
(四)写作特点与写作借鉴
写作特点:
1、精彩的场面描写。本文的场面描写十分生动、形象、细腻。文章的第
一段就描写了表演的场面,对表演的典型环境、人物、道具、表演的效果都作了细腻的描绘。从文章的第2至第4段,作者按口技表演内容一词描写了三个场面:深夜人静一家四口被“犬吠”惊醒后的喧闹场面;一家人复睡入梦,闹而复醒的场面;深夜失火、救火的场面。这几个场面描写使文章情节波澜迭起,摇曳多姿。总之,文章这些精彩的场面描写,对显示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烘托人物,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本文描写口技表演,抓住了表演者和听众两个方面:一方面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直接表现其高超技艺,这是正面描写;另一方面描写听众的神态、动作,以听众的反应烘托其高超技艺,这是侧面描写。在描写表演过程的三段中,都是先写口技艺人的表演,后写听众的反应,从而使表演和效果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听众的反应为烘托,从侧面表现口技表演之“善”。此外,课文首尾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表明口技不是靠其他器物发声,而仅仅是靠一张嘴发声,突出其技艺在“口”,也是从侧面表现表演者口技不凡。本文运用侧面描写表现这场口技表演的魅力,烘托表演者的高超技艺,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3.文章的语言准确生动、逼真传神。口技表演的情景有静有动,有舒有紧,有简有繁……但无论何种情景,作者却能用准确而生动的语言描摹。如“遥闻深巷中犬吠”,表演从模拟远处“深巷”里传来的狗叫声开始,用“遥闻”二字恰切地表现了深夜远方回响的隐约可闻之声,顿时把人们引入夜阑人静的境界中。用“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来写听众的反应,就使得听众的激动神情跃然纸上。这一传神之笔,有力地反衬与赞美了艺人之技“善”。再如“妇拍儿亦渐拍渐止”中的两个“渐”字,细致而酷肖地表现了“拍儿”动作由大到小,从有到无的过程,更衬托出静的境界。
借鉴:
首尾呼应的写法。文章开头段交代了口技表演所用道具,用四个“一”字极力渲染其简单,以衬托后面艺人技艺的高超。结尾再次交代表演者和所用道具,与第一段相呼应,突出口技表演者的真正本领全靠一张嘴,再次衬托口技者的技艺高超。我们在写作时要学习这种首尾呼应的写法,使文章结构完整,中心突出。
二、课文重点难点疑点导学
(一)重难点句子导学
1.京中有善口技者。
导学:这个句子介绍了口技表演者。这个全文的开篇句,是本文的一句总说,即全文意在说明这位“善口技者”的技艺之“善”。“善”字是全文内容的总纲。
2.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导学:这个句子交代口技表演者所用的道具。“而已”语气助词极力渲染道具简单,别无它物,以示口技人的表演主要凭他的“口”,衬托口技艺人技艺的高超。
3.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导学:抚尺也叫“醒木”,民间艺人在表演开始或结束时,都要拍一下抚尺,以示开始或结束。“寂然”“无敢”点染表演即将开始时全场肃穆紧张的气氛,为下文的精彩表演张本。
4.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导学:作者借写宾客惊慌欲逃的神态、动作来烘托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说明口技表演者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绝妙境界,使听众仿佛置身火场,不禁以假为真,完全进人口技表演所营造的情境之中而不能自持。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导学:与开头的句子呼应,重现道具,强调其表演工具的简单,突出其技艺在“口”,点明题旨。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