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一旦您百年之后,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不肯干与不能干在表现上怎样区别。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我们的君王大概没有疾病吧,不然,怎么能奏乐呢?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巡抚不忘记好处是从哪来的,不久县官也以才能卓越而闻名了,县官一高兴,就免了成名的差役。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焦母对仲卿说:“(你)怎么能这样没见识!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孩子你冷了吗?想吃饭了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会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普通人交往尚且互不欺骗,何况大国呢?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哪里计较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可是刘豫州在刚打败仗之后,怎能抗得住这个大难呢?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只要君王(果真)很爱音乐,那么齐国就(治理得)差不多了。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圣人高明的缘故,愚人糊涂的缘故,大概是从这种情形产生的吧?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现在逃跑也是死,揭杆起义也是死,一样是死,为国而死总可以吧?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如果)一定要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我失悔我的路向是根本走错,我停顿着又打算要路折回头。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川缭绕,郁郁苍苍。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长铗啊,咱们还是回去吧,这儿出门连车也没有!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余感焉,以杜君言泛讯之,众言同,于是乎书。(《狱中杂记》)
——我对这些事有感触,就拿杜君的话普遍询问狱中的人,大家说的都一样,于是便写了下来。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上,而在于欣赏山水的乐趣。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我现在即使死在捕蛇这件事情上,比起我乡邻们的死已经是算晚了。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捕蛇者说》)
——我曾经对这句话怀疑过。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
——君子爱好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多次反省。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原君》)
——也不怪他将天下看成是私有的了。乎:对于。
⑦进乎技矣。(《庖丁解牛》)
——(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论语》)
——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尔:比。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