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频道 > 文言文解析

高中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用法详解

http://www.19mini.cn   2011-11-25 来源:迷你语文网 作者:风荷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我小心谨慎地为国献出我的一切力量,直到死为止。

②三月而后成。(《孙子兵法》)

——三个月后才能制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庖丁解牛》)

——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大呢!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您这)明智的人呢!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不久,他以苏州老百姓暴动的罪名向朝廷诬告请示,追究这件事,处死了五人。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后来在井里找到他的尸体,于是怒气立刻化为悲痛,呼天喊地,悲痛欲绝。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后来我把这情况告诉了公婆,公婆溺爱自己的儿子,管束不住他。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什么这样呢?为的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我曾经探求过古代仁人的心理活动,或许不同于这两方面的心理,为什么呢?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刘豫州现在打算到哪里去?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大王来时带了什么(礼品)?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一旦您百年之后,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早上晚间,在这儿听见的都是什么?除了杜鹃的哀鸣,就只有猿猴的悲哭。)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会快乐呢?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盔甲,向曹操投降呢?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刘兰芝的车行在后面,车子发出隐隐甸甸的响声)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忠实的臣子,精壮的士兵,投置了锐利的兵器,而谁敢把他怎么样。)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怎么样”。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凭借只跑了五十步而嘲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他们这种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之别到底怎么样呢?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刘邦大吃一惊,说:“怎样应付这件事呢?”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为什么搜刮人民的财物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时却像泥沙一样毫不珍惜呢?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