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频道 > 文言文解析

高中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用法详解

http://www.19mini.cn   2011-11-25 来源:迷你语文网 作者:风荷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老虎犀牛从栅栏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责备谁呢?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儿子想为父母报仇,大臣想为君王报仇。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客人赞美我,是想要向我求点什么。

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不担心军队人数的不足,却担心军队士兵不懂什么叫羞耻。

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你不要对百姓说您吝啬而感到奇怪。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一个是不通晓断句,一个是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却不向老师求教。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就好象拿肉去投给饿虎,那会有什么成效呢?

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一个人,谁又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呢?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轰隆隆的擂响战鼓,兵器与兵器相互接触后,有的士兵丢掉盔甲拖着兵器就逃跑了。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

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霎时间,烟火满天。

(三)动词,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

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

④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齐人有一妻一妾章》)

——那齐人最后走往东城外的墓地,又走向祭扫坟墓的人,讨些残菜剩饭;不够,又东张西望地跑到别处乞讨。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