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整体把握
这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了争夺农民起义军胜利果实而展开的第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当时刘弱项强,在双方力量极为悬殊的情况下,刘邦冒险到项营,骗取项羽的信任,经过种种斗智斗勇的艰难曲折的斗争,终于脱险逃归营地。文章描述了刘邦从被动中争取主动,变劣势为优势,化险为夷的过程。故事情节完整,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语言精当,文字传神。
五、问题探究
1.项羽听了曹无伤的告密后为什么会大怒?他和范增的心态一样吗?
关中一带“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如果刘邦在那里称王对项羽的威胁很大。项羽破了秦军后,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诸侯皆属焉”。但项羽军驻扎鸿门之前,欲入函谷关,却“有兵守关,不得入”,这无疑触犯了他的尊严。同样不满于刘邦,但项羽和刘邦的心态不同:项主要从自己的脸面、尊严等角度考虑问题,他认为沛公冒犯了自己;而范增作为谋臣,他清醒地认识到沛公的才识和野心,只有把刘邦除去,项王才能安得天下。
2.为什么项羽那么轻率地就答应了项伯的建议?
从正面看,说明项羽有人情味,对“季父”较尊重;从另一个角度看恰表明他亲疏不辨,他疏远亚父,亲近“奸细”,丧失了原则立场。这正是他与刘邦的显著不同之处,刘邦能够“立诛曹无伤”,对奸细决不姑息。项羽之所以许诺“因善遇之”,更主要的是项伯“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可以想象,项羽在听到项伯的一番转述之后,尊严得以补偿,心里一定会非常满足,刘邦的“谦卑”“忠心”正切中他狂妄自大的心理。
3.怎样理解课文中的省略号和宴会上的座次?
课文中的这处省略号不可放过。项羽在刘邦话还未说完之际,就急于插嘴,表白自己,把曹无伤告密之事和盘托出,泄露了军机。说明他胸无城府,缺乏对敌斗争的智谋。宴会上的座次,按尊卑排列为东向、南向、北向、西向。宾主相见座次应为宾东向,主西向。刘邦来到项营自然算是客人,应东向坐,却只赐得北向坐,这又暴露出项羽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心态。
4.“与之同命”究竟是什么意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华书局《西汉文学史参考资料》,人教社1991 年版的高中第二册语文教材,认为“之”指项羽或项庄,“同命”犹言“共命”“拼命”。新教材把“之”理解成刘邦,不太符合情理。樊哙应称刘邦为沛公或大王,“之”夹在句中一般不指称自己尊敬的人。在从后文看,哙“带剑拥盾”“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披帏西向立”“瞋目”“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都极力地写出樊哙欲拼命之状。如此情形最可能导致的结果是自己被杀却救不了刘邦。樊哙最后改变了“拼命”的想法,我们认为是项羽的宽容---称他为“壮士”----让他冷静了下来,从而才有了他对项羽的一段慷慨陈词。
5.“则与斗卮酒”怎样理解?
一种说法认为这个“斗”字是衍文。一种说法认为“斗”指“大的酒器”(人教社1991 年版的高中第二册语文教材)。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项羽要和樊哙比试(斗dòu)酒量,但从句子前后对应的规则看,“则与一生彘肩”主语不是项羽,“则与斗卮酒” 主语也不该是项羽。我倾向于第四种理解,“斗”作“卮”的定语,解作“像斗一样的”,“斗”和“卮”同为大酒器,但“斗”比“卮”仍要大许多。“斗卮”理解为偏义复词也不太合适,它会淡化作者表意指向。“则与斗卮酒”是说献酒的人给了樊哙“大大的一卮酒”。现代汉语中“磨盘石”的用法与之相同。
6.沛公逃走时,为什么不留下樊哙而留下了张良?
有如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张良与项伯是故人,有项伯从中周旋帮助,比较容易脱身,不会受到伤害;二是留下张良便于“入谢”,张良是谋臣,对付项羽、范增应该比樊哙更机敏、合适;三是沛公逃脱的途中如遇不测,樊哙作为一名武将保护起来力度会更大,会更有效;四是张良和樊哙相比,当时与沛公的关系稍远些,前文“君安与项伯有故”。就透露出沛公对张良尚存疑虑。
7.“竖子”课文注为“这里指项羽、项伯辈”,你的看法呢?
我觉得注释欠妥。文中范增称项羽为“君王”,足见他对项羽的尊崇,若“竖子”指项羽,范增就直斥了项羽,未合情理,与紧接着的“项王”之称也相抵触。从宴会座次看,项伯之位实际上已尊于范增,直斥项伯也不合适。还是日本人泷川资言说得好:“竖子,斥项庄辈,而暗讥项羽也”。
8.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⑴ 作者善于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例如对樊哙的刻画,他在危急关头,不顾卫士阻拦,闯入中军帐,表现了极大的勇气。但入帐后的种种行为都是有理有节的。“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以引起项羽注意;项羽赐酒,他先拜谢,然后站着喝下,随后连生彘肩也吃了;他借机讥讽项羽,却又替刘邦求赏,暗寓尊崇项王之意,很投项羽居功自傲的脾气。在极紧张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了樊哙勇猛、豪爽、粗中有细的性格。
⑵ 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使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突出。例如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毫无远虑;刘邦则在劣势下能忍辱负重,善于保存自己。项羽刚愎自用,粗疏麻痹,拙于应变;刘邦则善于采纳意见,心眼很多,能随机应变。项羽任人惟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刘邦则知人善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危受命。项羽养奸贻患,又自绝敌营内应;刘邦则有奸必肃,又能争取敌营的人为自己效劳。这样的对比、映衬,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并揭示了刘胜、项败的必然趋势。
⑶ 语言精练生动,寥寥数语就能突出地刻画出人物个性。《鸿门宴》语言的最大特色,就是善于用符合人物身份的有特征的口语传达人物的神采与个性。如项羽在本文中虽只说了几句话,却可看出他的自矜功伐、寡谋轻信、委过于人的性格特点。刘邦的话,则表现出他能屈能伸、狡诈多端的性格。而范增则老谋深算,急于事功;张良则足智多谋,外柔内刚;樊哙则勇猛豪爽,粗中有细。这些人物所以性格鲜明,无不得力于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描写。此外,文中有些词句,如“秋毫不敢有所近”,化成今天成语“秋毫无犯”;还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劳苦功高”等,都成为成语流传下来,为人们所常用。
9.本文的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1)项羽:
政治上无知,自大轻敌,刚愎自用,不善用人,又带有直率的赳赳武夫的性格。他听到曹无伤密报与范增的劝说后,大怒,决心消灭刘邦。可是听到项伯说的“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等话后,又改变了主意,答应项伯“善遇之”。等到刘邦到鸿门,说了一番谎话后,他听了洋洋得意,不仅原谅了刘邦,请他喝酒,而且把自己所得情报的来源也说了出来,以表明自己原来对刘邦并无成见。宴会上范增多次示意杀刘,他都置之不理;项庄舞剑,项伯护卫刘邦,他也熟视无睹。到了樊哙闯帐,怒目而视,将他训斥了一番,他不仅不怒,反而称之为壮士,赐酒,赐彘肩,赐坐。其实樊哙的话是刘邦前边说的话的重复与补充,只是换了一个角度来说而已。而他在这些虚伪的言辞面前,却感到刘邦与樊哙的话全是对的,自己反而有内疚之感,思想上完全解除了警戒,以致刘邦脱逃,他也毫不在意了。到刘邦逃后,张良奉璧给他,他随手置于座上,没有什么反应。文章写他的细节与对话虽不多,却很能表现他的性格特点。
(2)刘邦:
善于用人,能言善辩,善于应变。他入关后即“籍吏民封府库”“遣将守关”“欲王关中”。而当他听到项羽要击破他时,既惊呼“为之奈何”,虚心向张良请教,又将自己的错误推到别人头上。接着又低声下气地拉拢项伯,又是祝酒,又是“约为婚姻”,使项伯为他所用。到鸿门后,他抓住项羽的心理,用甜言蜜语来哄骗项羽,说自己和项羽是“戮力而攻秦”的;又说自己“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以表明自己力量不如项羽,以满足项羽“自高自大”的心理;接着又把项羽要“击破”他的事,转到“小人之言”上去。他既称臣谢罪,又把欲王关中的野心否认得干干净净,从而得到了项羽的好感,于是在危机四伏的鸿门宴上躲过杀身之祸,趁机逃脱了。
(3)张良和范增:
眼光锐利的谋臣,但性格也有差别。张良深知刘邦肺腑,提出见解,能够剖析利害,启发刘邦醒悟而予以采纳。范增急躁易怒,不能针对项羽心理状态为之出谋划策,因而即使有正确的主张,也难以实现。一旦计谋不成,徒作愤激讥诮之言,不但于事无补,反而触犯了项羽的忌讳。樊哙粗犷而又机智,宴会上的一番慷慨陈辞,似乎义正辞严,实际上是隐瞒真相,巧言善辩。表面上声色俱厉,严加指责,暗中却把项羽抬举到了至尊的高位,迎合了项羽骄横自大的心理,所以能为项羽所赏识,从而缓和了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又如项伯、项庄,都是项羽的部将,一个徇私情泄露机密,保护刘邦,反以为是在成全项羽有度量的美名;一个执行任务时,遇到干扰就放弃斗争,毫不觉察问题的严重性。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