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9,本文作者纪昀,字________,____代学者、文学家。(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阅十余岁( ) (2)曳铁钯( )
11.文中的寺僧和讲学家认为应该到哪里去寻找石兽?他们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讲学家和老河兵在发表看法之前都“笑”了,请你分析二人因何而发笑。(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文的故事耐人寻味、令人深思,请谈谈你阅读本文后得到的启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太祖朝,常戒禁兵之衣,长不得过膝,买鱼肉及酒入营门者,皆有罪。又制更戍①之法,欲其习山川劳苦,远妻孥怀土之恋②,兼外戍之日多,在营之日少,人人少子③,而衣食易足。又京师卫兵请粮者,营在城东者,即令赴城西仓,在城西者,令赴城东仓,仍不许佣僦车脚④,旨须自负,尝亲登石掖门观之。盖使之劳力,制其骄惰。故士卒衣食无外慕,安辛苦而易使。
【注释】①更戍:轮流驻守。②妻孥怀土之恋:思念妻儿和家乡之情。③子:钱财。④佣僦车脚:雇佣车夫和脚夫。
14.“皆须自负"中的“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1分)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
买鱼肉及酒入营门者,皆有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京城守卫军领取军粮时,城东的士兵要到城西领取,城西的士兵要到城东领取。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是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