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博士,是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B.学官,是古代主管学务的教师的统称。
C.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D.学政,是 “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
28.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鸡,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蛇,戌为狗,亥为猪。
B.嫡子,是封建社会中正妻所生的儿子。有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即“嫡长子”。
C.嫡长子要继承大宗,为兄弟族人所共尊。他有继承始祖、祭祀始祖的特权,要继承特别多的遗产,应受小宗的尊敬。宗子也是一宗之主,地位特别高贵,故又称“宗主”。
D.庶子,是封建宗法社会中非正妻所生的儿子。
29.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纲”是封建时代的一种道德规范,即朝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合称。
B.“五常”是封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伦理关系,即君臣有义、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朋友有信。
C.三从四德是“三从”与“四德”的合称。“三从”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D.伯(孟)仲叔季,是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0.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姬,原是古代的显姓。后成为贵族妇女的代称,再进一步泛化,便成为女子的美称,进而成为美女的通称。如西楚霸王项羽身边的虞姬,信陵君的哥哥魏王身边的如姬。
B.媵,本意指送嫁的人或物品,男女皆可为媵。后来也可指“嫔妃”,如《阿房宫赋》中“妃嫔媵嫱”。
C.两国以上或两人以上互相宣誓约定来协同办事叫“盟”。
D.胄是头盔。按古代礼法,诸侯的军队过天子门,战车上的左右卫士必须脱胄卷甲,收好兵器,下车步行而过,以示对天子的尊敬。
31.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叫‘社’,谷神叫‘稷’。后来就以‘社稷’代表国家。
B.崩,本指山倒塌。古时用来比喻帝王的死亡。
C.薨,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死了叫‘薨’,故大官死了不能叫‘薨’。
D.古代社会不同地位人的死有不同的称谓,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
32.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棺,是装殓死人的器具,即棺材。‘椁’是外棺,即棺材的套棺,用以保护棺材。
B.殡,在古代指殓而未葬。后世把送灵柩到埋葬的地方叫‘出殡’‘送殡’。
C.坟墓,古时高出地面的葬人土堆叫‘坟’,与地面相平的葬人场所叫‘墓’。后世‘坟’与‘墓’并称,不再有所区别。
D. 古人在服丧期间,于父母或师长坟墓旁搭建的守护的屋舍,叫做“庐冢”。亦作“庐墓”。“庐”屋舍;“冢”,坟墓。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33.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祭,是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如陆游的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B.每年派大夫朝见天子称为“大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天子为“小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天子为“朝”。
C.长揖,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D.顿首,是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
34.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
B.簋,形似大碗,人们从甗中盛出食物放在簋中再食用。
C.觥,是一种盛酒、饮酒兼用的器具,像一只横放的牛角。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