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频道 > 考试评价

高三语文最后阶段自主复习梳理知识清单及考前指南

http://www.19mini.cn   2016-05-03 来源:语文新高考 作者:语文新高考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高三语文最后阶段自主复习梳理知识清单及考前指南自主复习的意义:回归教材,夯实基础;合理规划,提分最快 ;归纳整理,效益最高;精心复习,练就沉稳;目标明确,高考大吉!高考目标:中等生力争语文全卷总分在105分左右,优秀生总分在115分

★编写解说词:首先要抓住解说对象的主要特点,确定解说的主要内容,其次在解释画面或实物时,要注意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此外还要注意语言的形象性、直观性,发挥一定的想象,做到视听的和谐统一。

★对话和应用文改错,要注意语言的场合、对象、目的、语体色彩及谦敬词的使用和应用文的固定格式。

⑤【连贯】

【友情提醒】

(1)句子的连贯组织是有一定的顺序的,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等。譬如说,先古后今,先外后内,先总后分,先因后果,都可在解题时作参照的。解答排序题时,可根据情况抓住关键词灵活的从整体或局部衔接入手。

(2)在许多情况下,句子的连贯不只是所补内容内部的事,还要充分顾及一定上下文的语境。我们在解题时,应注意句式的一致和陈述角度的统一(如主被动句的互换)。

(3)我们还要注意语段的性质:议论性文字要注意保持事理的逻辑性,论证结构的严密性;描写性文字,要保持写景抒情的和谐性。注意到语段里中心句的统摄作用,看看话题是否统一,是否有多余的句子影响了衔接和照应;还可以借助一些代词、关联词语和提示性的附加语来解答问题。

(4)注意删除重复词语或句子,以及消除句子表述中的歧义,使句子简明。

⑥【扩展语句】

【友情提醒】

扩展语句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①审清题意,辨析试题类型(情境型或单句扩展型),明确扩展重点(重点部分要占到整个扩展部分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字数)。

②必须“伸展、扩大”,这是前提。试题中给定的字、词、句就是起点,就是基础,特别是关键词须用全、用尽。这是扩展的原则。

③要合理的扩展。所谓“合理”包括两个方面:(1)扩展后的句子必须正确,不能扩展成病句;(2)扩展后的内容和文字要与所需表达的语境相符。

【得体】

【友情提醒】

得体的要求主要是对环境的适应性,它包括多个方面。综合起来,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不能在任何时间、地点都采用一种形式。用语可口头的,亦可书面的;可和风细雨式的,亦可风暴雷霆式的;可委婉亲切的,亦可尖刻犀利的。

(2)要考虑接受语言信息者的身份、特点。对人民,对敌人,对长辈,对晚辈,对获得成绩者,对暂时受到挫折者,甚至对不同性格的人,都要考虑他们接受语言的主客观因素。

(3)要符合表达目的的要求。人们在语言交际中,说话的目的性一般都是比较明确的;语言的针对性强,就能容易达到所要表达的目的。

(4)要符合表达者的身份、特点。比如说,有文化修养的人,不讲污言秽语;如讲了,用语就不得体,就会失去身份,丢掉脸面。说话要注意分寸,掌握一定的尺度,不能不负责任地胡言妄语。

在解题时,我们可以根据以上几点来衡量语言运用是否得体。

⑦【续写】

【友情提醒】

(1)严格审题,明确续写要求,是揭示材料蕴涵哲理意义,还是对上文的总结等。

(2)注意材料的特点,采用的表现手法,尤其是比喻类材料,分析时注意喻体、本体间的对应。

(3)表述规范,连贯流畅,无语病。

【其他类】

【友情提醒】

(1)接触新题型,要镇定不乱,万变不离其宗,透过形式表层,把握考题的本质要求。

(2)加强审题,采集题干信息,揣摩命题意图,明确答案指向。

(3)表述准确规范,通顺连贯,切忌语病。

 

●作文(18题,60分,力保40分)[约50分钟]

高考作文命题重点关注的是:

(1)社会热点

(2)智慧人生

(3)情感体验

总原则:

①审题要准确,不能偏题;
  ②不带外伤——缺题、字数不够、错别字、篇章不完整;
  ③不带内伤——观点不可偏激和错误;内容重心把握不当;观点过于晦涩和情感混乱等。
  ④从结构到题材熟记三至五篇作文,认真翻看作文讲座写作指导材料以及印发的作文素材。

【规律总结】:

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头戏,它在高考语文中占到60分,是整个卷面的三分之一的分值还要多,高考作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考语文成绩的高低。一篇作文可以拉开十几分甚至更多的差距,这种差距是基础题所无法弥补的,也往往是在语文考试中体现考生水平、拉开考生距离的地方,因此是考生绝对应该引起重视的重点。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