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频道 > 考试评价

2015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之唐诗鉴赏百题[答案]

http://www.19mini.cn   2015-05-0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早发 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2.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3分)

6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赠少年

温庭筠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注】淮阴市,暗用“淮阴市井笑韩信”的典故。

1.“月照高楼”与 “月上柳梢”、“晓风残月”中的“月”分别有什么意味?(3分)

2.清代徐增认为温庭筠此诗是写其“不遇”和“侠气高歌”。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共3分)“月照高楼”中的“月”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豪气(1分),“月上柳梢”中的“月”极尽缠绵之意(1分),“晓风残月”中的“月”含有悲凉之情(1分)。

2.(共4分)我同意这种说法。“酒酣夜别淮阴市”一句借用淮阴侯韩信的少年不得志时贻笑于淮阴一市的典故(1分),暗写诗人才华出众,素有大志,但因恃才傲物,不为世用(1分)。“别”字寓有以韩信的襟怀抱负期待自己,向昨天的耻辱告别之意(1分)。“月照高楼一曲歌”一句和少年以壮志共勉,表达一种豪放不羁的情怀(1分)。(如果答“不同意这种说法”的,自圆其说也可。但最高得分不超过3分。)

参考译文

江湖漂泊,与君相逢叹晚,却苦离恨太多,(江海相逢客恨多,)

黄叶飘飘,洞庭风起,心海涌波。(秋风叶下洞庭波。)

知音酒不醉,夜别淮阴,祝君成功如韩信,(酒酣夜别淮阴市,)

月照高楼,心绪慷慨,共唱一曲人生《大风歌》。月照高楼一曲歌。)

6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⑴中夜:半夜。值:碰上……的时候。

⑵觉(jiào):睡醒。繁露:浓重的露水。

⑶临:面对。西园:指诗人住房西面的菜圃。

⑷东岭:指住处东面的山岭。

⑸泠泠(ling 灵):形容声音清越。

⑹逾(yú 余):更加。

⑺时一喧(xuān 宣):不时叫一声。

⑻倚(yĭ 乙):斜靠着。楹(yíng 营):房屋的柱子。旦:天明、天亮。

⑼言:说。

1.请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月”“泉”“鸟”的作用。

2.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3.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请扼要回答。

4.请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坠” “泉响”“鸟喧”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5.诗中哪个词最能明显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其有如此情感的原因(4分)

6.简析这首诗颔联的意境。(3分)

7.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联系本诗意境加以分析。(3分)

8.结合全诗看,这首诗是如何写出诗人的“寂寞”的?(4分)

9.请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月”“泉”“鸟”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10.试分析“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两句写法上的特点。(6分)

11.诗中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4分)

12.第三联写景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作简要分析。(2分)

13.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回答。(2分)

参考答案:

1.营造了凄清寂寞的意境。

2.以动写静,反衬。

3.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情怀无人理解。

4.诗人以动写静,或反衬(2分)用露、泉和鸟的声响来反衬环境的幽静,营造出幽静凄清寂寞的意境,(1分)从而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孤寂的愁苦(1分)

5.“寂寞”(1分)

原因:谪居僻远之地(环境凄清),被贬孤独愁苦,情怀无人理解(答对两点即给3分)

6.露重月光寒,夜已深沉,潇潇疏竹,泠泠水声,(1分)营造了一种幽清、冷寂的意境,(1分)表现了诗人谪居中的郁悒(孤寂、伤感)之情。(1分)

7.反衬手法,以动衬静,(1分)“泉响”反衬四野的空旷、冷寂,“鸟喧”,反衬夜的静谧。(2分)

8.即事成咏,诗人夜不能寐,起望西园,倚楹至旦,体现其“寂寞”;即景寓情,描写空旷幽寂的环境,衬托诗人的“寂寞”;末句直抒“寂寞”之胸臆。(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二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4分。)

9.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月夜西园图,营造了空旷凄清的意境,寄寓谪居僻远之地、情怀无人理解的寂寞心情。(5分)

10.运用了以动衬静的反衬手法:从石上流出的泉水,那声音似乎愈远愈响,可见四野的空旷和寂静;山鸟有时打破岑寂,偶尔鸣叫一声,反衬出夜的静谧。(6分).

11.繁露、寒月、疏竹、石泉、山鸟(2分,答对3个得1分)通过这些意象,生动地勾画出幽深寂静的月夜景色,营造出凄清寂寞的意境。(2分)

12.采用了以动写静,动静相衬的写法,渲染了居处四周静谧的气氛。(2分)

13.谪居偏远之地,孤独愁苦,无人理解。(2分,意对即可)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