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28】 (2014 年第 7 题)
“月”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本题与“月”的意象相关。完成①~③题。
①有些诗句无“明月”二字,却写出“明月”之景。下列不具有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A.一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B.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C. 暮云收尽隘i青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D. 自告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答案】 B
[说明]综合考查语言运用和理解古代诗歌的能力。
②“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下列与这一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烟笼寒水月笼沙
C. 一夜飞度镜湖月
B. 明月楼高休独倚
D. 夜吟应觉月光寒
【答案】 A
【说明】综合考查理解古代诗歌的能力。
③《红楼梦》中,两位才女中秋月下联诗,其中一位被称作 “多病西施”,她所吟的“冷月葬花魂”诗句,正是其诗意而悲剧的人生的写照。此才女是
A. 史湘云 B.林黛玉 C.薛宝钗 D.妙玉
[答案] B
【说明】综合考查考生对古典名著的了解。
【试题 29--33】 (2013年第 6-10 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9-33 题。
①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彬始生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观其所取。彬左手持干戈,右手取走且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
五年,使吴越,致命记即还。私卖见①之礼,一无所受。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至于数四,彬犹不受。既而曰:“吾终拒之,是近名也。”遂受而籍之以归,悉上送官。
②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尝造门,群居燕会,亦所罕于页,由是器重焉。建隆二年,自平阳召归,谓曰:“我畴昔常欲亲汝,汝何故疏我?”彬顿首谢曰:“臣为周室近亲,复恭内职,靖恭守住,犹恐获过,安敢妄有交结?”
七年,伐江南。长围中,彬每缓师,冀李煌归服。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曰:“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煌与其臣百余人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煌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宫门外。左右密谓彬曰:“煌入或不测,奈何?”彬笑曰:“煌素懦无断,必不能自引决。”煌之君臣,卒赖保全。
③初,彬之总师也,太祖谓曰:“侠克李煌,当以卿为使相。”副帅潘美预以为贺。彬曰:“不然。夫是行也,仗天威,遵庙误,乃能成事,吾何功哉?况使相极品乎。”美曰:“何谓也?”彬曰:“太原未平尔。”及还,献俘。上谓曰:“本投卿使相,然刘继元未下,姑少待之。”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笑。上觉,这话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 O 彬退曰:“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
④成平二年,被疾。上趣驾临问,手为和药,仍赐白金万两。六月薨,年六十九。上临哭之恸。
注释:①规( di):相见。(取材于《宋史•曹彬列传》)
【试题 29】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遂受而籍之衣柜 籍:登记造册
B.太祖典禁旅 典:主管,掌管
C.副帅潘美预以为贺 预:参与,加入
D.仍赐白金万两 仍:于,又
[答案] c
【说明】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能力。
【试题30】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以百玩之具罗于席 吴越人以轻舟追遣之
B.观其所取 一无所受
C.汝何故疏我 吾何功哉
D.彬之总师也 上临哭之恸
【答案】 D
【说明】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