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频道 > 考试评价

2013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http://www.19mini.cn   2013-05-01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新增5篇古诗文默写 亮点解读:与去年相比,今年语文名句名篇背诵默写篇目(段落)再增5篇,分别是:陆游的《游山西村》;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孙皓即位后表现如何?最后是如何降晋的?(《三国演义》)

(2)小爱斯美拉达是如何丢失的?隐修女发现丢失后,有何表现?(《巴黎圣母院》)

答第( )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②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③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1)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子贡对“过”的看法。(2分)

(2)子贡以日食、月食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4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

张曙光

①近些年来,价值观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是,作为价值观核心概念的“价值”及相关概念,在国内理论界一直存在着许多似是而非的看法,影响了我们对价值观问题的理解,因而有必要厘清这一基本概念。

②现代价值观的“价值”概念,直接来自于经济学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但就其拉丁词的本义和现代哲学语境中的含义而言,却远远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是一个包含伦理学、美学、宗教学、政治学所指涉的具体价值形态的,与“善”通用的概念。因而,价值首先指的是人们所希冀和追求的“好”生活,表征着人的存在的目的性;经济学意义的含义只是第二位的。

③但目前存在的一些对价值的界说,恰恰是这种意义的倒置。无论是过去把“价值”归结为“效用”,还是现在把价值等同于“利益”,都是倒置的例证。如此一来,价值的理想性和超越性不见了,因而也就谈不上对各种效用和利益问题的批判性审视了。其实,正是价值由现实趋向理想的向度,在人们的观念世界耸立起一个与完满和终极的整体相关联的价值观。所以,作为人的生命之自觉形态的价值观,不仅能够引导人们追求自身的利益,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还能够召唤人们不断地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

④如果把价值归结为利益,又进而把利益作为思想的坐标,那就只能产生功利的并且是近视的价值观——以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的东西作为人的价值尺度,而不是看重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行、真才实学、精神境界。的确,“名利”并不纯然是人的“身外之物”,而是构成人的社会规定性的要素,这些要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证人的社会存在和能力,在现代社会尤其如此。但是,这些东西只是人们借以实现自由的有限手段。如果人们在某一社会中普遍地陷入名缰利锁,人的生命价值的平等和人格尊•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维护,那么这个社会就“异化”了。这也是我们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

(摘自2010年6月2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