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频道 > 考试评价

2013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及样卷

http://www.19mini.cn   2013-05-01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2013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13年基本不变,“维稳”;14年微调,以对接新课标;15年全面落实新课标。一、积累和运用:正确拼写音节,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现实需要。辨析并修改常见病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7.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则见闻。

 

8.对对子(任选一联作对)

①上联:滚滚波涛蕴宝藏 ②上联:

下联: 下联:海洋乃人类未来粮仓

·口语交际

9.毕业在即,文华为近段学习成绩不够稳定而忧心忡忡。请你以同学的身份和她谈心,帮助她消除顾虑,轻装上阵。

 

10.近年来,泉州的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游客闻名而至,络绎不绝。请你为游览参观的客人们介绍一下家乡的一种土特产。(字数不少于100字)

 

·问题探究

1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起名学是一种趣味性与知识性兼有的学问。这学问中蕴涵着丰富的语文元素。现在,让我们运用语文知识对名字进行探究,从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⑴从日常生活中,你观察到名字的字面现象有哪些?

 

⑵揣摩名字所含意义类型:

 

⑶请从以下名字中任选一个,探究其由来及意义。

冰心 思惠 弘毅 招娣 金火

示例:名,思惠,因母亲是惠安人,起名中就有思念惠安的意思,同时也蕴含着父母对女儿将来能成长为一个聪明贤惠之人的期望。

 

(二)文言文阅读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遂( )至承天寺寻( )张怀民 ⑵何( )夜无月

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解衣欲睡 通俗易解 B.欣然起行 行万里路

C.念无与为乐者 私心杂念 D.积水空明 深明大义

3.翻译句子。

⑴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⑵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4.请从文中摘录描写“庭院月色”的语句,细细品味,简要说明景物特点。

句子:

景物特点:

5.自古以来借月抒情的诗文比比皆是,请辨析下列内容,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 )。

A.“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作者由月下美景触发遭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情感。

B.“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作者借对月色的描绘来抒写“迁客骚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一佳句,词人借月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同时抒发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

D.“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词人用如钩的残月,渲染一种凄惨暗淡的意境,以表达亡国哀思。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