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古代诗文阅读包括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浅显文言文阅读和古代诗歌鉴赏三个方面内容。
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范围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推荐背诵的优秀诗文篇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诵读的篇目,以及我省应届高中毕业生所使用的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选修)》要求背诵的部分篇目。(具体篇目和默写范围见本考试说明的“附录二”)
浅易文言文阅读的考查,一是侧重于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以考查对文言词语的掌握情况。实词的考查范围以中学学过的为主,虚词的考查范围为《考试大纲》列出的虚词。二是侧重于文言句子的翻译,以考查对文言句意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三是侧重于文言文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和作者观点态度的概括,以考查对全文的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
古代诗歌鉴赏的考查,侧重于诗歌内容的评说,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赏析。这些内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综合在一起考查。考查时,可以采用选择题、非选择题的形式。
1.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的考查,侧重于“常见”。
2.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常见文言实词”指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指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不只是考查文言实词知识,还要考查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主要考查根据具体语境理解和辨别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文言虚词的考查常常采用比较的方式,即指定句中字形相同的虚词,要求比较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对这些句式特点和词类用法的考查,一般放在句子的理解和翻译中进行。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侧重于考查对句意的理解与表述,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3.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筛选文中的信息”要求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作出分析,以准确地筛选并提取信息。文言文阅读要求筛选的信息,一般侧重于文中重要的人、事、理等。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要求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对文言文中重要的信息进行归纳和概括。归纳和概括时,要求能够把握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注意文中体裁,利用材料中的相关信息作出综合分析和准确判断。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把握隐含在文中的作者观点、态度和思想倾向。考查时,一般与“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结合在一起进行。
4.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里是指鉴赏古代诗文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形象的鉴赏,侧重于把握形象的特点,感悟形象中所传达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语言的鉴赏,侧重于领会语言艺术的特色;表达技巧的鉴赏,侧重于分析突出的表现手法。考查时,可以就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也可以综合在一起进行。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