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频道 > 考试评价

201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指导: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http://www.19mini.cn   2013-02-13 来源:迷你语文网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考纲解读】考纲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C级(分析综合)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C级(分析综合)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C级(分析综合)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D级(鉴赏评价)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阅读传记,要理解作者塑造传主的意图,这是评价文本社会价值和影响的一个入口。传主一般是对国家或人类作出重大贡献或有重大影响的人;阅读时,应结合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把握作品所述的传主个人事业及心路历程的重要事实,抓住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对影响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从而揭示出传主的典型社会意义和影响。

解答“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类试题,要善于“出入传记文本”,即在通读理解传记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入”)能由此及彼地联想开去,将文章放到当时或当代社会的大背景中,联系相应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主流思想文化、各基层的关注层度等来进行对照,然后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和阐释(“出”)。上述试题的第二问就体现了“由读悟写”的命题意图。

三、探究

探究性试题既具有开放性,也具有限制性。

开放性体现为其答案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只要符合试题要求,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也即“个性化解读”。限制性体现为,考生必须从文中挖掘隐性信息,如“联系全文”,“结合传主的人生经历”等等,对这些限制,答题时不能视而不见,否则会偏离命题指向,导致失分。

探究性试题分值高(一般为8分),评分标准相对灵活,对阅卷老师的监控难度大,如果我们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可以在这道试题上获取高分。

(一)探究性试题命题的原则及特点

1.设题重实际:它以高中学生应有的知识文化积累、阅读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基础,符合高中生作答。

2.设题有规律:一般在文章的重点、疑难等关键处设题。如文中的议论、抒情处。

3.设题讲根据:一般依据材料的内容(植根于文本)探讨研究,而不是“随心所欲”,任意发挥。

4.思考有层次:要求考生从不同层面或角度作思考,一般文本中少有现成的答案。

5.答案有限制:它不会像平时可以“见仁见智”。这是选拔人才的高考,阅卷时总会给出一个相对统一的参考答案,也就是说答案肯定不会“百花齐放”,“任尔东西南北中”。

6.题干表述有区别:有的题干直接说“请你探究一下……问题”;有的不明说,诸如“谈谈你的看法”“说说你的理解”等等。

(二)“探究性”试题的解题应对策略

答题技巧之一:答题的第一句话亮出自己的观点。(得1分)

探究性试题观点从何而来?老师的回答是:从题干来。探究性试题的题干会给我们暗示,一般说来,题干会暗示我们,观点有四种类型:

其一,唯一型。所谓唯一,就是表面上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但是只有一种观点是正确的,考生们只能选择这一观点来作答。——此题只需选“好”来答即可。

其二,选一型。所谓选一,就是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而且每种观点都独自成立的命题,考生们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种观点来作答。如:这篇小小说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其三,融合型。所谓融合,就是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但是每种观点都不能偏废,考生们只能融合这些观点来作答。

其四,自创型。所谓自创,就是问题没有直接给出观点,要考生自己思考并形成观点作答。

上面列出了四种观点来源类型,面对探究题时,可以先判断它属于哪一类型,然后确立观点。观点必须明确,态度必须鲜明,观点的表述多用判断语气的句子,比如“我认为……”“我觉得……”“我赞成……”等。

知识点二 新闻(消息、通讯、报告文学、访谈、特写)

一、新闻的含义

(一)新闻的定义

新闻的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说法有上百种之多。参考众多说法,总结如下:新闻是书面或口头传播的最近发生或发现的引发公众兴趣的事件。

新闻中所用到的材料大致有三种:一是新闻事实,二是背景材料,三是作者的主观评价。

(二)新闻的分类

新闻有超广义、广义和狭义三种概念。

超广义的新闻是指人与人交往中传播的各种最新信息的综合,比如人们通过电话、信箱、及时通讯工具、信件等传告的信息,街头巷尾的交谈,看到的某则具有新鲜内容的告示、广告等。

广义的新闻是指新闻机构采用一定的传播方式向社会公众发布的消息、通讯、特写等新闻体裁的总称。

狭义的新闻是指消息。

超广义的新闻高考中不会出现,狭义的新闻篇幅短小,可能会在语言运用和表达中有所考查,应该关注的新闻是指广义的新闻,重点研究其中的通讯、特写两种体裁。

二、新闻的基本特征

1.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要素,是新闻的生命,不真实的新闻就叫谣言。新闻的真实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

①准确。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必须完全准确真实;对事件的情节描写、数字运用、人物语言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变化、感情起伏的介绍也必须准确真实。

②全面。对客观事物报道的时候要全面看问题,不能主观片面。

③深刻。新闻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能只看表面现象,为假象所迷惑。

2.时效性

要及时迅速地传达出来以求新鲜、新颖、适时,消息的要求最高,通讯次之,特写最弱。

3.受众性

要面对受众,通过公开的传播途径发布出来。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