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9•2009中国人民大学】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送路六侍御入朝 杜甫
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棉。
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解析]译诗: 送路六侍御入朝 杜甫
孩童时代就结下的亲情已历经四十年,这中间分别后彼此消息不通两相茫然。
更牵挂着今后相会不知能在什么地方?这次意外相逢竟然在匆忙的告别筵间。
眼前不安分的桃花怎么竟然红似锦缎,生来就怀恶意的柳絮也白得超过絮棉。
剑阁南侧的春色还做出这种无端安排,触忤离人心绪偏要展现在这酒筵旁边。
⑴这是杜甫的一首送别诗,诗风沉郁而凝重。以送别为主题的诗很多,请你默写一首离别诗,并写明题目和作者等信息。
⑵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参考答案:这是一首送别诗,体现着杜甫诗歌沉郁苍凉、迂曲顿挫的特色。
诗歌前四句写送别之情。首联平平道来,交代原委。童稚情亲,四十年隔绝。颔联逆挽因果,掀起波澜。正因忽漫,更为后会忧。
诗歌后四句写别时之景。颈联突然跳脱,转笔写景。烂熳春景,却令人生厌。尾联倾诉缘由,绾合全篇。春色无赖,因此时离别。
这首诗有两处艺术特色最为鲜明。
一处是内容与形式高度协和统一。诗歌颔联逆挽,颠倒次序,用上句突插的揣想带动下句绾接的原因。在诗句波澜中把感伤离乱的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另一处是全诗跌宕迂曲,却又丝丝入扣,脉络贯通。颈联写景,看似突兀,美好春色也变成了“不分”“生憎”和“无赖”。而这一切,到诗的结末“酒边”豁然开朗:全是因为别离呀!而这也与前半的“别筵”绾合。春色,成为后会无期,离怀难舍,对景伤情的纽带。
【例10•2011“华约”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清平乐 辛弃疾
校检山园,书所见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注】①校检山园:校检,这里指游览。山园,是作者淳熙八年(1181年)罢官后在带湖新建的一座宅地,因在山旁,故自称山园。这首词约作于淳熙十一年。②社肉:祭神用的肉。③床:指“糟床”,是一种榨酒器具。
1.下面有关这首词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片作者写住处山园有高大的松竹,村民有酒有肉,邻里关系和睦。
B.下片的“偷”字将一个穷困、胆怯的儿童形象活脱脱地勾勒了出来。
C.这首词的语言流畅自然,朴素清新,不用奇字丽句,没有任何雕饰。
D.“清平乐”是词牌名;这首词上片押的是仄声韵,下片押的是平声韵。
2.这首词中最能表现作者心情的是哪两个字?请指出,并说说你的理解。
[解析]译词:
清平乐 辛弃疾
山园里松竹长势茂盛遮云蔽日,经历过许多事情今天已很满足。
拄着拐杖到东家去分祭神的肉,糟床头上那清香的酒刚刚酿熟。
西风吹着山庄内梨枣都已成熟,孩子偷偷走来手里拿着长竹竿。
千万不要派人惊扰得他们离去,老夫我要静静地躲在一旁闲看。
参考答案:1.B(“偷”是“悄悄”的意思,勾勒出的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形象。)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