㈡古代诗歌阅读鉴赏
考查内容:1.疏通古典诗词的文字;2.把握诗歌创造的形象;3.理解诗歌寄托的感情。
【例6•2010四川大学】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首名为“题沈君琴”的诗,其内容如下:“若言弦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诗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请自由发挥,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看法。
[解析]译诗: 题沈君琴 苏轼
如果说琴弦可以发出声音,
那为何把琴放在匣中时又听不到声音了呢?
如果说发声的奥妙在手指,
那为什么不到您的手指头上去倾听琴声呢?
参考答案:表面看诗人是在做“十万个为什么”式的天真提问,实际是无疑而问,表达出较为深刻的辩证思考,形象地揭示出一个道理:任何事情“有声有色”的成功,都是主观努力作用于适当的客观条件的结果。
【例7•2010清华大学等五校联考】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叙述,并对诗歌进行赏析。
[解析]译诗: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陆鸿渐虽然只是移居到城边一带,去那里也要穿过种植桑麻的小路。
看到他最近种植在篱边上的菊花,现在到了秋天还没有开花和着蕾。
敲门静静地连狗叫的声音都没有,于是试着去向西边的邻居家询问。
邻居回答说这家主人又去山里了,每每要等到太阳西斜时才会回来。
参考答案:这首诗是诗人访友不遇之作。全诗描写了隐士闲适清净的生活情趣。诗人选取了一些平常而又典型的细节事物,描绘了一幅隐士居所的画面:靠近城边,桑麻环绕,小径相通;篱边种菊,尚未著蕾;篱门关闭,寂静无声;主人外出,邀游山林。刻画了一位生活悠闲的隐士形象。全诗有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情趣,语言朴实自然,流畅洒脱。
【例8•2009清华大学】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首诗是杜甫的传世佳作之一,请根据你对杜甫的了解并利用诗歌鉴赏的相关知识对这首诗歌加以阐释。
[解析]译诗: 旅夜书怀 杜甫
微风轻轻吹动大江岸边的细草,桅杆高高的小船月夜孤独停泊。
星斗晶莹,垂望原野平坦开阔,大江涌动,载着月光向东流淌。
我的名声哪里是因为文章卓著,虚居官位原应年老多病就退休。
这种漂泊不定的生活像什么呢?真像天地间飞翔的一只沙鸥呀!
参考答案:这首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漂泊无依的伤感之情。
诗前半描写“旅夜”景象,景中有情。首联写近景,展示诗人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般渺小,像江中孤舟般孤寂。颔联写远景,平野辽阔,大江浩荡,星月灿烂,反衬出诗人孤苦无告,颠沛流离的处境和心境。
诗后半“书怀”,抒发情怀。颈联含蓄地用反话书怀,文章盖世,声名卓著,却不能施展,反被以老、病的借口排挤,也因此沦落到今日漂泊孤寂的地步。尾联即景设喻,水天空阔,沙鸥孤飞,人似沙鸥,转徙江湖。
全诗借景抒情,因景生情,字字含泪,感人至深。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