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请你根据提供的材料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对下面的问题展开探究(3分)
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定下的“世界读书日”。之所以选择这个日子,是为了纪念在这一天出生或逝世的塞万提斯、莎士比亚这样一批著名作家,也是在提醒人们, 阅读可能是又一面临“消亡”的事物,尽管现在阅读物和阅读形式空前多样。
调查显示,目前,全国人均每天读书时间不足15分钟;只有5.6%的国民知道身边有阅读活动或阅读节,有74.4%的国民表示身边没有阅读活动或阅读节,另有20.0%的国民表示不知道身边是否举办过阅读活动;65.5%的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人均每年购书量不到5册,国民阅读率连年下降,每年有超过一半的识字成人一本书也没读过。而700万人口的以色列却有100万人拥有借书证。
问题:如何改变我国国民的阅读现状?请你提出几条建议。(至少写出三条)
1、 (10分,每空一分,添字漏字错字则该空不得分)(1)星汉灿烂 (2)恨别鸟惊心 (3)人有悲欢离合 (4)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 (1)(2分)睿 xiá (2)(2分)请教 抉择 (3)(1分)完全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4)(1分,语意连贯语句通顺即给分)这只小鸟的死活,就全看你的了!
3、 (3分)B(《狐狸和山羊》是警示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
4、(3分,回答出一下答案中的三点即给三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1)政府要加大读书场所的建设和开放的力度;(2)图书出版发行部门要创作更多更好的读物,将读者重新引回到书本面前;(3)学校。家庭都要注重创设读书氛围,培养个人良好的读书习惯;(4)设立阅读日或读书 节,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5)设立农家书屋社区书屋,为读者提供更多的阅读场所,更好的阅读条件。
(2012巴中)一、积累与运用(45分)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0分)
打开中国地图,把目光 ① (A、聚齐B、汇总C、聚焦)到四川东北部的连绵山岭之中,你会发现巴中这块土地。这里的光雾山植被丰富、云雾缭绕,诺水河溶洞群清幽奇曲、规模
(hóng)大,小巫峡斧砍剑劈、险 (jùn)奇丽,这些都是巴中难得的自然生态资源。全国十大石窟之一的南龛摩崖造像,三国张飞夜袭巴中智擒严颜的传说故事,②恩阳古镇由明清古代建筑群组成的,以及大山深处的川江号子,这些都是巴中宝贵的人文财富。尤其值得巴中人自豪的是革命时期留下的红军文化,南龛山顶的川陕苏区将帅碑林,通江县王坪村的红四方面军烈士陵园,还有平昌县的刘伯坚烈士纪念馆,这些都是镌刻着共和国历史的座座丰碑。③能否世世代代传承这些精神资源,是巴中拥有灿烂明天的条件之一。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诺水河 镌刻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规模 (hóng)大 险 (jùn)奇丽
(3)从括号内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处横线上。(2分)
(4)调整第②处画线句子的语序,使之与上下句衔接自然、句式一致,调整之后的句子为:(2分)
(5)第③处画线句子是个病句,修改之后的句子为:(2分)
2、古诗文默写。(12分,每空1分)
(1) ?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王湾)
(2)感时花溅泪, 。(《春望》杜甫)
(3) ,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杜牧)
(4)春蚕到死丝方尽, 。(《无题》李商隐)
(5) ,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6)无意苦争春, 。(《卜算子。咏梅》陆游)
(7)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明自己临危受命的两句是: ,。
(8)苏轼在《水调歌头》里面说的“ , 。”两句,阐释了人生没有十全十美这一哲理。
(9)秋,时而萧瑟,时而明快,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秋景或带有“秋”字的连续完整的两句: , 。
一、积累与运用(45分)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0分)
(1)nuò juān (2分) (2)宏 峻(2分) (3)C(2分)
(4)由明清古代建筑群组成的恩阳古镇。(2分)
(5)能(够)世世代代传承这些精神资源,是巴中拥有灿烂明天的条件之一。(2分)
2、古诗文默写。(12分,每空1分)
(1)乡书何处达 (2)恨别鸟惊心 (3)东风不与周郎便 (4)蜡炬成灰泪始干
(5)浊酒一杯家万里 (6)一任群芳妒 (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9)略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