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作文(60分)
26.以下两个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 题目:童年,温暖的字眼
作文(2) 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1987年,作为华中师范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汪金权被分配到家乡最好的中学——黄冈中学任教。上班不久,汪金权到蕲春四中看望初中时的老师顾凤鸣。师生俩闲聊时,顾老师说起四中远离县城,师资和教学设施都很差,很难招到优质生源,更留不住好老师。 “那我调过来吧。”汪金权说。简简单单一句话,顾凤鸣以为他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第二年汪金权真的调过来了。
汪金权当初调入蕲春四中时,学校只有8个教学班、300多名学生和10多名教师,学校条件艰苦,连老师的办公桌都无法做到一人一张。“在这样的条件下,汪老师2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这样的精神让人佩服。” 蕲春四中校长石珍碧说。
22年来,10多万元的工资,大部分都被汪老师资助给了学生。
汪金权20多年来的工资,大部分都被他资助给了学生。
“他是改变我命运的人!”正在辽宁师范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汪洪奎说。迄今为止,他接受了汪老师长达10年得资助,也因此成为汪金权所记得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受助学生之一。“从高三到现在,包括学费和生活费,汪老师已资助我7万多元。汪老师虽然不是我的亲生父母,却胜似亲生父母……”汪洪奎哽咽地说。
“他给学生的钱,没有记在纸上,也没有记在他的心里,而是记在师生的口中,记在受助学生的心中”汪老师的同事说。
在汪老师的宿舍里,还摆放着学生的架子床,经了解才知道,多年来,学生与汪老师同吃同住已成为四中一景。他经常把一些贫困学生安排在自己的宿舍里,“全方位”帮扶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最多的一次,他安排了8名学生住进了自己的宿舍,现在仍然有4名学生跟汪老师同吃同住。
校长石珍碧介绍,近年来,社会各界对汪老师关爱不断,但他把钱都用来资助困难学生,自己仍旧过着清苦的生活。汪金权是学校老年教师中唯一没有买房的人。他70多岁的母亲至今仍在田里辛勤劳作,体弱多病的妻子和小儿子至今还住在大山深处的老屋中。20多年来,汪金权的工资从最初的几十元涨到2000多元,但他却未能撑起自己的家业,反而成了全村最贫困的“公家人”。一个个孩子因为他的资助延续了学业,甚至改变了命运,然而,等到自己的大儿子汪品超上大学时,他却拿不出学费,靠亲朋好友东拼西凑,儿子才得以入学。
面对“全国优秀教师”、“湖北省师德标兵”等诸多荣誉,汪金权说:“我之前是一个普通老师,现在还是一个普通老师,课堂才是体现教师价值的地方。我虽然资助了部分学生,但我不是一个慈善家,我做的事太少,获得的回报却太多太多。”
汪金权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也许我的肉体只能蜗居在大别山的一隅,但我的灵魂会跟随我的学生走向四方;我是荒原上的一支电线杆,也许只能永远地矗立在那儿,但但我能吧希望和光明送向远方;我可能永远是一座桥,能让学生踏着我的身躯走向希望的彼岸。
(选自2010年6月4日《中国教育报》)
作文要求:
(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