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趣味语文 > 趣味知识

文化现象、名称由来大荟萃

http://www.19mini.cn   2014-09-1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古今中外诸多文化现象,各有各的来由。本文汇集各类文化现象及名称,为您介绍其来历,讲述其由来,丰富您的知识。

太学的由来

太学是我国历史上高等学府的称谓。虽在商、周时代已有了太学的雏形,但这种以传授知识、研究专门学问为主业的最高学府却始于汉武帝时期。汉元朔5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接受大儒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建议,正式设立太学。太学要求学生具有道德,精通《易》、《尚书》、《孝经》、《论语》等经书,质朴、谦逊、节俭、不求闻达,同时应身体健康,不与“坏人”来往。在教学形式上,授课与自修结合,以自修为主,并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从事研究工作。东汉的天文学家张衡、数学家崔瑷都是当时的太学生。此后历代都设有太学,虽学习内容有变化,但一直是国家最高学术机关。到清代末期,“洋”学堂出现,停滞落后的太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民国以后就彻底绝迹了。

美育的由来

在我国,3000年前的周公旦“制礼作乐”,以此来治理国家。“礼”是道德规范,“乐”是包括诗、歌、舞在内的综合艺术。礼乐结合,成为人人必须遵循的法规、制度、仪式。而这种法规、制度、仪式又是通过美感的形式,把本来是外在的强制性约束,变成人们的一种内在要求,因而又是一种美育。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孔子把教育从社会政治生活中分化出来,创立了古代的教育体系,以礼、乐、射、御、书、数教授弟子。这六个科目的内容,实际上是古代的一种德智体美的全面教育。孔子的观点,奠定了我国古代美育的思想基础,影响长达2000多年。直到近代,美育才逐渐形成了独立的体系。

西方古代,美育思想的发展,与中国古代有某些相似之处,差不多与孔子处于同一历史时代的柏拉图,是西方美学和美育思想奠基者之一。柏拉图之后的亚里斯多德,更全面地提出了艺术审美的社会功用:一是教育,二是净化,三是精神享受。他所总结的这三大审美功用,影响很深远,直到今天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仍没超出这个范围。

中国近代的“美育”,是在西方美学思想直接影响下产生的,最早的传授者是王国维。

职业教育的由来

职业教育是随着生产、技术和科学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我国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了职业教育的萌芽,那时各国遍设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学堂,进行专门技艺教育,东汉时出现了艺术专门学校——鸿都门学(因校馆设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唐代出现了“书学”、“律学”、“算学”和“医学”等各专门学校。鸦片战争前后,由于西方现代生产技术的传入,职业教育做为一种教育体制逐步发展起来,尤其是1866年以后,新式的职业教育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沿海各地相继建立了福州算法文学堂和艺圃,驾驶学堂,管轮学堂,上海机械学堂。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于1912年把职业教育的实业学堂改称为实业学校。那时,力主发展职业教育的有黄炎培、蔡元培、陶行知等人,他们针对鄙视劳动的人,提出了“劳工神圣”、“双手万能”的教育思想,积极主张发展职业教育,黄炎培还于1917年创办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发行《教育与职业》月刊,出版职业教育丛书。解放以后,职业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体系已初步建成。

“桃李满天下”的由来

当人们称誉某位教师培养的学生很多、人才济济时,常誉为“桃李满天下”或“桃李满门”。

汉朝的《韩诗外传》中记:春秋时,魏国大臣子质曾经提拔和保举过很多人。后来,他因得罪魏文侯,就只身跑到北方去。子质遇到一个叫简子的人,便向他发牢骚说:“以前我当魏国大臣的时候,提拔和培养了许多人。可是在我大难临头时,却没有一个肯帮我一把。以后我再也不培养什么人。”

简子听了,笑着对他说:“春天种了桃树和李树,到夏天就可以在树荫下乘凉和休息,秋天还可以吃上可口的桃子和李子。可是,你要在春天种的是蒺藜,夏天就不能利用它的叶子,到秋天它长出来的刺倒要扎人哩。培养人才,就如种树一样,应该首先选好对象,然后再加以培植啊!”

简子的比喻,批评了子质育人的失当,后来人们把学生和优秀的人才叫“桃李”,培养的学生很多,就誉为“桃李满天下”。

试卷密封的由来

试卷密封即将考生试卷上的姓名密封起来,使阅卷人在不知应试者的情况下评卷,以防作弊。试卷密封源于我国唐代。唐《隋唐嘉话》载:“武后以吏部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第判之。糊名,自此始也。”不过武则天所创糊名之法,只是用于吏部升迁官吏的考试,还没有成为科学考试的一项制度。到了宋代,“糊名”才正式用于科举,称封弥,元朝以后称弥封,明清一直沿用。封建时代,科举作弊时有发生。为了防范,在封卷之外,还有许多相应措施,如在阅卷之前,有关部门还将组织人力进行统一的誊卷工作,然后才送交考官评卷。

“语文”的由来

清末废科举、兴“新学”时,有一门功课叫“国文”,教的是文言文。

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兴起,小学“国文”改称“国语”,侧重文言,但加入一定的白话文。

1949年6月,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研究全国范围使用的教材,确定中小学都应以白话文为主,中学逐渐加点文言文,作文则一律写白话文,要求在口头上和书面上,使学生能掌握接近生活实际、切合日常应用的语言能力;并采纳叶圣陶的建议,不再用“国文”和“国语”两个名称,一律称为“语文”。

“语文”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口头的包括听和说,书面的包括读和写。使用“语文”这个名称,表明了要进行全面的语言训练,纠正封建社会长期遗留下来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分家,教学只管读文章、写文章,不管口语训练的弊病。

“新闻”的由来

英语“新闻”一词,源于希腊。

德语“新闻”一词,是由德国北部的俗语“报道”演变而成的。

我国“新闻”一词的出现早于西方。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闻”字,“新闻”两字连用,则见于唐朝:“尝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新唐书》);“旧业久抛耕钩铝,新闻多说战争功”(李咸多诗句)。

宋朝《朝野类要》:“其有所谓内探、省探、衙探者,皆衷私小报,率有泄漏之禁,故隐而号之曰新闻。”

清朝《红楼梦》有6处提到“新闻”。如:“冷子兴讲述了贾府中宝玉衔玉而生以后,问道:‘你道是新闻不是?’”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